痉、筋脉失养、血虚、精神紧

【医家】杨甲三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痉、筋脉失养、血虚、精神紧张、舌质红、大便干、苔薄、脉弦、
【内容】
杭某,男,58岁。
初诊:1990年7月30日。
主诉及病史:左侧面肌抽动八年余,并逐渐加重。
诊查:左侧面部阵发性痉挛抽动,发作频繁,以口角及眼角为甚,精神紧张及注意力集中时发作加剧。大便干。舌质红,苔薄,脉弦。
辨证:血虚风胜,筋脉失养。
治法:养血熄风,宁神镇痉。针药同治,处方以四物汤合酸枣仁汤加减。
取穴:翳风听会耳和髎颧髎合谷
刺法:合谷施以补法。余穴均以1.5~2寸针沿皮向耳部方向透刺,施以泻法。留针30分钟,隔日1次。
处方:当归6g生地黄15g赤芍15g川芎3g丹皮10g炒枣仁15g茯神10g知母10g炙甘草5g白附子3g石决明20g(先下)钩藤15g 7剂
二诊:1990年9月10日。面部抽动发作次数减少,发作程度亦见减轻,尤以针刺后一段时间内为轻松。惟因工作繁忙,不能坚持按时针灸及服药。
三诊:1991年4月17日。口角处抽动已止,眼角处抽动亦减轻,仅在紧张时发作。嘱其继续治疗。
按语:面肌痉挛是临床较难治疗的一种疾病,病因目前尚不明确,顽固而易复发,临床不易治愈。针灸对此病有一定疗效。此例病人辨为血虚风胜、筋脉失养而为痉,治以养血熄风、宁神镇痉为法。内服汤剂,处以四物汤养血和血,白附子为治面病专药;钩藤、石决明熄风;酸枣仁汤养心安神以止痉。局部取穴,施以透刺法、强刺激,合谷施补法,可主治面部疾病,又为阳明经原穴,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补之以调补气血。治此病收效缓慢,病人又未能按时治疗,亦影响疗效。目前虽未能治愈,但已明显好转,口角处抽动已止且未复发,仍不失为有效经验,供同道参考借鉴。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