痿、项强、阴阳两虚、腰膝酸
【医家】段富津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痿、项强、阴阳两虚、腰膝酸软、精血不足、先天不足、脾肾虚衰、少气乏力、舌淡苔白、脉沉细、头昏、骨痿、肉痿、肾亏、盗汗、痰浊、自汗、五脏、肢麻、虚、痰、
【内容】
辛某,女,28岁,依安县新兴乡平胜村人。
初诊:1989年6月。
主诉及病史:患者于1989年元月出现左上肢麻木无力,因家在农村,一直未予诊疗。而后逐渐左上肢尺侧肌肉萎缩,不能从事劳动,遂来哈就诊。经省级两家西医院神经内科会诊,磁共振检查确诊为颈部脊髓空洞症,并被告知此病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患者于绝望之际,经人介绍求治。
诊查:患者左上肢肌力减弱,尺侧肌肉萎缩,不能持物,项强,头昏,腰膝酸软,少气乏力,盗汗,自汗。舌淡苔白,脉沉细。
辨证:脾肾亏损,阴阳两虚,精血不足(痿证)。
治法:补肾健脾,填精益髓。
处方:地黄饮子化裁。熟地30g山萸肉15g石斛15g麦冬15g石菖蒲15g五味子10g远志15g肉苁蓉15g肉桂5g炮附子10g巴戟天15g枸杞子20g葛根15g茯苓20g白术15g水煎服,每日1剂。因患者往来不便,嘱其久服。
二诊:患者服上方30余剂,来信告知诸症减轻,手已能持物,但无力。嘱其继服上方。
三诊:患者服上方60余剂,肌肉渐丰,能捡针于地上,唯觉项强。上方去附子,倍葛根,枸杞加至30g,继服。患者服至100余剂,诸症均消。
按语:本案之痿证,乃由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精血乏源,无以濡养筋骨肌肉而致。肾者,先天之本也,藏精生髓而主骨;脾者,后天之本也,化生精血而主肌肉。《素问?痿论》曰:“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内经》之旨,发人深省。究其本证,痿在四末,本在脾肾,而以下元虚衰为主,法当补肾健脾。然肾精一物,为五脏六腑活动之物质基础,经谓其为生之本也,是故补肾必当填精。方中重用熟地黄,《本草纲目》言其能“填精髓、长肌肉、生精血”,合甘平之枸杞子、酸涩之山萸以补肾填精。石斛、麦冬、五味子滋阴壮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故以苁蓉、巴戟天温壮肾阳,同辛热之附、桂相伍以助温养下元。以上诸药,阴阳并补,以使肾中阴平阳秘而化精生髓。先天之精,有赖后天之充养,故又配以茯苓、白术健脾而助后天生化之源;葛根乃阳明经之要药,一者以其气轻味薄,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行而助补脾;一者取其解肌生津以治项强,此亦取“治痿者独取阳明”之意。脾肾虚衰,痰浊内生,故伍以菖蒲、远志化痰开窍。全方宗河间补肾填精之旨,而又佐以补益后天之苓、术、葛,如是下元得养,中州得健,脾肾同治。此正是医者有方而不执方之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