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胎动、习惯性流产、精

【医家】张志远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流产、胎动、习惯性流产、精神紧张、脉沉无力、肾阳不足、胎动不安、小便频数、y道出血、y道流血、舌淡苔白、胎漏、愈后、恶心、妊娠、目眩、滑胎、过劳、耳鸣、吐、瘀、
【内容】
李某,女,28岁。
初诊:1975年10月22日。
病史:患者妊娠2个月时反应加重,恶心,食入即吐,经二十多天治疗已见好转。近日突然y道出血,色淡混有黏液状物,西医诊断为“先兆流产”。
主诉:y道流血,腰骶下坠,小便频数,时感耳鸣、目眩,精神紧张。
诊查:患者体格瘦小,面部蝴蝶斑样色素沉着,舌淡苔白,脉沉无力,两尺尤甚。
辨证:肾阳不足,胎气失固。
治法:补肾壮阳佐以安胎止血。
处方:莬丝子15g 续断12g 桑寄生12g 阿胶15g 仙鹤草9g 胎盘粉9g(冲)
二诊:上方每日1剂,连服4剂。药后无不良反应,流血稍止,其他症状减不足言。原方加覆盆子9g、椿根白皮18g,嘱其继服4剂,再观疗效。
三诊:腰骶下坠缓解,流血已止,临床症状减轻,恐惧思想已消除,脉搏转呈滑象。药物剂量减去一半,再用10剂善后调理。追访获知,9个月后,患者已顺产一男婴体重3kg。
按语:该例病案属中医学“胎漏”或“胎动不安”范畴,其病理机制如吴又可所言:“梁腐而钟未有不落者”。整个施治过程,突出一个“固”字,立足“母病胎动,但治其母”,“胎动母病,惟先安胎”的准则,贯穿治病与安胎并举重在保护胎元的主题于辨治始终。患者李某,肾阳衰弱,乃寿胎丸的主治证,恐药力不及,故加仙鹤草益气止血。根据《黄帝内经》“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理论,加入血肉有情之品胎盘粉,以求“竹破木补”的效应。全方六味药物,效简力捷,共奏温养阳气、安胎止血的功效。二诊加覆盆子9g,不仅壮阳补肾,又可与椿根白皮配伍,涩而收敛固脱,从而获得“载”、“截”双重作用。对属于习惯性流产的“滑胎”证,最好从流产前1个月即开始服药,超过流产月份四五十天后停用。凡胎体未落,处理时慎行腹诊、按摩、y道检查,禁用行气、活血、散瘀药物,治愈后2个月内避免过劳,绝对禁止房事。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