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黄、压痛、郁、寒热如疟、

【医家】施今墨
【出处】施今墨临床经验集
【关键词】酒黄、压痛、郁、寒热如疟、伤寒、寒热、鼻衄、疟疾、体温下降、舌苔薄白、苔边白、胆囊炎、右胁痛、脉弦、刺痛、肝郁、肿块、腰痛、梦多、无神、肿瘤、黄疸、痛、虚、
【内容】
李某某,男,43岁。
曾于1938年右肋间发生刺痛,以后又患过肠伤寒,回归热、恶性疟疾等病。1943年右肋骨间逐渐形成如鸡蛋大之肿块,西医诊断为良性肿瘤。当年已行手术剥除,但长期发觉肝区压痛。于1950年经某医院诊断为肝硬变。麝香草酚浊度试验20单位。1953年转回北京,由铁路医院诊断亦为肝硬变兼慢性胆囊炎。经治疗未见好转,肝区压痛日渐增剧,近来每日发寒热如疟疾状。舌苔薄白:脉象弦数。
辨证立法:病历复杂,诊断不一,肠伤寒、回归热、恶性疟疾等,均可损及肝脏,肝功异常是其一证,就主诉而论,右胁痛,逐日增剧,亦为肝之范围,寒热如疟,均在日晡,加之脉弦而数,是属肝郁日久,邪实正虚,寒热互结拟疏达养阴清热保肝,随证施治,以应变化。
处方:赤白芍各6克酒黄芩6克米党参10克醋柴胡6克酒黄连3克川郁金10克冬瓜子30克炙黄芪15克白杏仁6克车前子10克晚蚕砂10克,炒皂角子10克同布包代赭石15克,旋复花6克同布包车前草10克清半夏6克当归身6克苦桔梗5克炙草梢3克
二诊:服药五剂,仍发寒热如疟疾,每日发作七、八小时。舌苔边白中黄而厚。
处方:川桂枝5克车前草12克白苇根15克醋柴胡5克早莲草12克白茅根15克煨草果5克赤白芍各10克黄常山5克野党参10克生石膏12克炒建曲10克肥知母6克,米炒炙草梢6克清半夏10克何首乌10克生鳖甲15克酒黄芩6克酒黄柏6克
三诊:服前药一剂即不发冷,体温下降至37℃。连服三剂后,寒热全无,体温正常,颜面苍黄无神,有时鼻衄。
处方:鲜生地15克生龙齿10克草决明10克鲜茅根15克生牡蛎10克石决明20克苍耳子6克苦桔梗5克南白薇6克白蒺藜12克川郁金10克炒杏仁6克厚朴花6克陈橘红5克朱茯神10克玫瑰花6克陈橘络5克朱寸冬10克野於术5克炒枳壳5克酒黄连3克酒黄芩10克
四诊:服药八剂,神气好转,鼻衄已愈,睡眠梦多。
处方:川桂枝3克生牡蛎10克生龙骨10克同布包先煎代赭石10克,旋复花6克同布包杭白芍10克冬瓜子30克,打南白薇10克白蒺藜12克酸枣仁12克,生炒各半炒远志10克米党参10克炙黄芪15克酒丹参15克酒当归6克广皮炭6克佩兰叶10克
五诊:又服十剂,病情稳定,预防肝胆炎复发,改为常方。
处方:北柴胡5克酒黄芩10克炒皂角子10克,晚蚕砂10克同布包赤白芍各6克酒黄连5克火麻仁15克广郁金10克炙草梢3克车前草12克冬瓜子25克旱莲草12克冬葵子12克滑石块25克,瓦楞子30克同打先煎桃杏仁各6克盐黄柏6克代赭石15克,旋复花6克同布包先煎,炒枳壳5克盐知母6克建神曲6克紫厚朴5克半夏曲6克
六诊:前方每周服三剂,连用半年,全身症状消减,惟肝部压痛如旧。暂用利胆道,化坚结,通大便兼以安眠。
处方:生牡蛎15克,瓦楞子30克同打先煎代赭石15克,旋复花6克同布包晚蚕砂10克,炒焦皂角子10克同布包火麻仁15克酒黄连5克醋柴胡5克郁李仁10克酒黄芩10克杭白芍10克桃杏仁各6克朱茯神6克生栀仁6克北秫米12克,布包朱寸冬6克生枣仁12克紫石英12克鲜生地10克炒枳壳6克紫贝齿12克鲜石斛10克川郁金10克磁朱丸6克,布包
另加:当归龙荟丸10克每晚服1次。
七诊:服药十数剂,大便正常,睡眠好,肝部压痛如旧,长期有轻度黄疸症,兼腰痛。
处方:生牡蛎15克,布包先煎海浮石10克川杜仲6克瓦楞子30克,布包先煎滑石块18克川续断6克茵陈蒿10克北柴胡5克川郁金10克炒栀子6克赤白芍各6克荆三棱6克酒川芎5克炒枳壳5克淡苁蓉18克龙胆草6克甘草梢3克
八诊:自1953年就诊以来,迄今已近五年,服药百余剂,病势趋向好转,此后每觉症状加重,患者自选二诊及七诊方交替服用,诸证即见减轻,惟肝区压痛逐渐增重,如大石重压之感,肝脏内部跳动如化脓状,在睡眠时不敢右侧卧压,右上肢发麻。
处方:川桂皮3克海浮石10克,醋煅包煎桃杏仁各10克醋柴胡3克瓦楞子25克赤白芍各6克云茯苓10克荆三棱6克牡丹皮10克法半夏10克蓬莪木6克龙胆草6克化橘红6克生鳖甲15克绵茵陈25克米党参18克制乳香6克水红花子15克炙甘草6克鲜生姜3片大红枣3枚
服上药十余剂后,右肋部压痛逐渐减轻,一日晨起大便时,便内混有长约寸余黄绿青三种颜色的条状物。又于十月八日中午大便时混有手掌大之圆形灰色囊状物两个半块。此物排下以后,右肋部发空,原叩诊时之浊音界已恢复正常范围,疼痛区域亦大为缩小,相隔三、四天后进行灌肠,又便下一部分灰色破碎的粘膜。此后肝区压痛完全消失,再经医院检查肝功能,麝香草酚试验为4个单位,恢复正常。本案究属何病,迄未确诊。临床经过如此,仅录全案以供参考。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