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痛、呕吐、痛、食欲不振
【医家】孟竞壁
【出处】中国当代针灸名家医案
【关键词】胃脘痛、呕吐、痛、食欲不振、饮食不节、肝气犯胃、胃脘疼痛、胃痛呕吐、头晕目眩、舌红少津、神志清楚、面色青、苔黄腻、食后、恶心、痞满、胃痛、脉细、压痛、水停、郁、
【内容】
胃脘痛
孙××,女,56岁。1978年4月18日初诊。
主诉胃痛伴泛酸、呕吐黄水5天。
病史该患有胃脘痛病史已8年余,每因情绪波动而诱发或加剧。此次发作因饮食不节,食后又因家务事而生气所致。症见:胃脘疼痛,恶心泛酸,呕吐黄水,兼见头晕目眩,食欲不振,二便尚可。
检查神志清楚,面色青暗,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存在,巩膜及皮肤无黄染,腹部平软,胃脘部轻度压痛,肝脾未触及。舌红少津,苔黄腻,脉细而滑。
诊断胃脘痛,肝气横逆、乘克脾土型。
治疗舒肝健脾,降逆止呕。
取穴:太冲、涌泉、期门、风池、中脘、足三里。
操作:上述腧穴,用平补平泻手法,每日针刺1次,每次留针20分钟。第1次针刺后,疼痛减轻,呕吐黄水停止,泛酸减少。针刺3次,诸症全消,病告痊愈。
按语胃脘痛属肝气犯胃之疾,病本在肝,然胃痛呕吐,又实属其标之急,故选用胃之募穴中脘,采用苍龟探穴法,左手指分别按中脘穴上方、左上方及右上方,右手持针,针尖先后朝下方,右下方及左下方等不同方向疏探,以导散痞满之气,使胃气和降,痛去呕止,此属降逆止痛,急则治标之法。因其病本在于肝气横逆,故又泄肝经之太冲,透肾经之涌泉,以滋水涵木,平肝潜阳,疏肝解郁;针期门、风池以疏泄横逆之肝气;加针双侧足三里取其扶土和胃,降逆止呕之义,此乃标本共治。诸穴配用,使桴鼓相应,针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