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肝癌、淋、肝区疼痛、

【医家】于尔辛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发热、肝癌、淋、肝区疼痛、质硬、腹水、恶寒、上消化道出血、淋巴结肿大、舌质红绛、脉弦细数、少腹痛、舌苔薄、舌质红、小便热、癌肿、肝大、潮热、出血、低热、多汗、乏力、汗多、血瘀、下午、气虚、瘀、癌、
【内容】
束某,女,50岁。
初诊:1991年4月11日。
主诉及病史:乏力,左肩酸麻。B超、CT均示肝内大片占位。
诊查:一般情况尚可,巩膜不黄;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质硬。肝上界第五肋间,肝肋下两指多,剑下三指多,质硬,脾肋下及,腹水阴性。舌苔薄,舌质红,脉弦细数。
辨证:气虚兼及津液亦伤。
治法:益气养津。
处方:党参15g黄芪15g白术10g茯苓15g八月札30g六曲15g天花粉30g生山楂15g炒谷麦芽各12g鳖甲30g蛇舌草30g 7剂同时用干扰素、白介素-2,肌肉注射,每日1次。
二诊:诉少腹痛,大便次数增多。检查情况同前。原方去黄芪、生山楂,加米仁30g、车前子15g、焦楂炭30g、乌梅15g、木香5g、干姜5g。
三诊:诉下午低热。原方加寒水石30g、银柴胡15g。
四诊:仍有发热。上方加豆豉12g,改银柴胡20g。
五诊:恶寒,发热,肝区疼痛。检查结果与前相似。拟方如下:苏叶10g豆豉15g银柴胡30g寒水石50g太子参30g黄芪30g茯苓30g茜草30g延胡索15g焦白术15g米仁30g焦楂炭30g六曲30g车前子30g升麻10g 7剂其余治疗方法同上。
六诊:主诉肝区疼,检查巩膜阴性,左锁骨上淋巴结较前增大,肝大平脐,腹水阴性。原方加五灵脂10g、生蒲黄(包)15g,14剂。其他治疗同前。
七诊:诉小便热,汗多。原方加生石膏30g、黄柏5g。其他治疗同前。
八诊:病情稳定,治疗方法同上。1月后开始左锁骨上淋巴结较前缩小,肝亦较前缩小至脐上水平。治疗方法同前。
九诊:情况同前。肝剑突下、肋下均脐平,左锁骨上淋巴结仍肿大。太子参30g黄芪30g豆豉15g银柴胡30g寒水石50g花蕊石30g茯苓30g延胡索30g茜草30g米仁30g焦楂炭30g焦白术15g六曲30g车前子30g升麻10g五灵脂10g生蒲黄30g枳壳10g川厚朴10g海浮石30g象贝母10g每周一诊直至1992年3月。治疗中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等间歇应用。情况稳定。
按语:本例系晚期肝癌,肝内已有大片占位,且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全身情况亦差。舌质已红,舌质红绛在肝癌患者亦系晚期之证候,经中医治疗迄今稳定已1年,且无新的癌肿发展。肝癌有阴伤者,除以健脾益气治其本外,亦需予生津滋阴之品,天花粉、鳖甲、生地黄均属常用。本例尚有两点值得注意:一为发热。肝癌患者癌性发热常有恶寒、发热、多汗诸候,发热类型亦多变,或潮热,或持续,或数日一发,通常解表、滋阴、清热等常无效。余常用苏叶、葛根、豆豉、清水豆卷、石膏等为治,每能收效。又本例时有肝区疼痛,此为肝癌发展而牵扯肝包膜之故,或伴局限性出血。如予活血祛瘀之品,以通常之血瘀待之,每致肝破裂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余等常用活血、止血之品,如茜草、花蕊石、蒲黄、五灵脂常有效。本例系晚期肝癌患者,治后尚能稳定,故晚期亦不应放弃不治。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