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臭、牙龈肿痛、阳明热结、
【医家】陈作霖
【出处】中国当代针灸名家医案
【关键词】口臭、牙龈肿痛、阳明热结、齿龈、舌红苔黄、齿龈肿痛、大便秘结、烦躁易怒、足阳明经、脉滑数、阳明热、苔腻、胃火、泻火、溲黄、积、
【内容】
口臭(牙龈肿痛)
袁××,女,38岁,教师。1982年7月22日初诊。
主诉口臭已有10余年。
病史患者平素经常牙齿龈肿痛,小溲黄赤,大便秘结,睡眠不宁,烦躁易怒。
检查舌红苔黄腻,脉滑数,齿龈红肿,口出臭秽气。
诊断口臭(牙龈肿痛),阳明热结型。
治疗清泄阳明热邪。
取穴:二间、内庭、曲池、足三里。
操作:毫针泻法。
二诊后牙龈肿痛稍有减轻,腑行较见通畅口臭未减,仍以上方续进。
五诊后牙龈肿痛已除,苔腻渐化,腑行畅通,口臭明显好转。并在上方加合谷。
八诊诸症均除,口臭基本好转,但在腑行不畅时仍有反复,上方减二间、内庭,针曲池、合谷、足三里以和胃降逆,泄热通府,继治1个疗程,大便每日1次,口臭已除。
按语该案证属阳明热结,胃失和降,火热浊气循经上行,灼伤牙床,龈肉而日出臭秽之气。治取手阳明之荣二间,足阳明之荣内庭,以泻阳明积热;又取手足阳明经合穴,曲池、足三里以调和肠胃,导滞泻火,为“腑病取合”之意。又据阳明经脉行于面周齿龈,“面口合谷收”之理,在五诊之后又加合谷以泄阳明经热,通大肠经气,使经气疏通,浊热得以下行,诸穴相配,使胃火降,腑气通,则口臭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