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浮肿、乏力、气虚、湿

【医家】郑平东
【出处】橘井流芳——上海曙光医院经典医案赏析
【关键词】水肿、浮肿、乏力、气虚、湿、瘀血、肾炎、湿热、瘀、虚、慢性肾炎、脾肾两虚、水湿内蕴、浮肿明显、下肢浮肿、脉细濡、蛋白尿、舌质淡、苔薄白、纳可、老年、口干、血尿、风热、风毒、血瘀、热利、痛、
【内容】
李某,女,60岁,退休职员。2006年3月8日因“反复双下肢水肿半年,泡沫尿半月”就诊。
患者半年前起出现双下肢轻度水肿,间歇性出现,未予特别重视。半月前,患者出现乏力伴足面轻度浮肿,尿中泡沫增多,故去当地老年医院服中药不效,至上周末,下肢、颜面浮肿明显加重,胫前、足背明显浮肿,泡沫尿明显,查尿常规见蛋白(+++),红细胞(+++)。


刻诊:下肢、颜面明显浮肿,尿中泡沫增多,乏力,纳可,二便平,寐欠安。
体检:双肾区无叩击痛,下肢、颜面明显浮肿。舌质淡,苔薄白略腻,脉细濡。
【诊断】中医:水肿(脾肾两虚,水湿内蕴);西医:慢性肾炎。

【治则与处方】补益脾肾、清利水湿。处方:
党参15g,丹参15g,黄芪30g,生地黄15g,熟地黄15g,山茱萸15g,怀山药15g,乌药12g,杜仲15g,牛膝12g,白茅根30g,碧玉散(包)15g,石韦15g,薏苡仁根30g,芡实15g,炒蒲黄(包煎)15g,泽兰15g,玉米须15g,鬼箭羽15g,生甘草6g。7剂。


〈二诊〉患者乏力好转,仍下肢浮肿,口干,原方出入。处方:

党参15g,丹参15g,黄芪30g,生地黄15g,熟地黄15g,山茱萸15g,怀山药15g,乌药10g,杜仲15g,泽泻15g,怀牛膝12g,白茅根30g,碧玉散包15g,鬼箭羽15g,石韦15g,薏苡仁根30g,芡实15g,炒蒲黄(包煎)15g,泽兰15g,玉米须15g,生甘草5g。14剂。
【治疗效果】蛋白尿及血尿均见好转,双下肢水肿减轻。
【按语】郑氏认为肾小球肾炎总的来说为本虚标实,正虚为本,邪实为标。对于肾炎患者,风热、风毒、湿热、湿毒、瘀血等标实证候更为常见,实际上,病邪往往相兼出现,在肾小球疾病发展过程中,湿热和瘀血对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故应加强清热利湿及活血化瘀之力。本方以党参健脾益气,丹参活血凉血,二药合用,攻补兼施,气充血活。“气虚者补之以甘温”,气虚明显故参芪相配,二者相须为用,实脾益胃以升清阳,可补一身之气,且重用黄芪又有利尿消肿之用。气充则固摄有利,配合苡仁根、芡实则固涩精微,防止蛋白外泄;配合猪苓、玉米须则利水消肿。乌药温肾理气、顺肾中邪气,使补而不滞;石韦、白茅根清肺中余邪。牛膝主下部血分,杜仲主下部气分。炒蒲黄、泽兰则为血瘀而设,止血不留瘀。泽兰兼有利水之功,一药二用。全方抓住气虚本质,用药主次分明。


(郑平东医案,肖静整理)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