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郁、噎、梅核气、吐、脉

【医家】刘渡舟
【出处】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
【关键词】痰、郁、噎、梅核气、吐、脉沉弦、痰涎、食少、喉梗、胸闷、气滞痰阻、寡言少语、气机郁滞、恶心呕吐、情绪不稳、头目眩晕、舌苔白、目昏、头眩、心慌、忧虑、肝郁、失眠、痛、
【内容】
王某某 女,37岁,住北京西城区。
1994年8月29日初诊。
患者性格内向,素日寡言少语,喜独处而不善与人交往,因家庭琐事烦思忧虑,导致情绪不稳,时悲时恐,悲则欲哭,恐则如人将捕之状。更为痛苦者,自觉有一胶冻块物梗噎咽喉,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心慌,胸闷,头目眩晕,失眠,食少,恶心呕吐,大便日行二次。舌苔白,脉沉弦而滑。辨为肝胆气机不疏,痰气交郁于上之“梅核气”病。治当疏肝解郁,化痰开结。方用“柴胡半夏厚朴汤。”
柴胡16克 黄芩6克 半夏15克 生姜10克 党参8克 大枣7枚 厚朴14克紫苏8克 茯苓20克 炙甘草8克
服药七剂,咽喉梗噎消失,情绪逐渐稳定,诸证渐愈,继服逍遥丸疏肝补血以善其后。
按:“梅核气”是咽中如物梗噎,咯吐不出,吞之不下为主症。《金匮要略》形容为“咽中 如有炙脔”。吴谦解释说:“咽中如有炙脔,谓咽中有痰涎,如同炙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 者,即今之梅核气病也。此病得于七情郁气,痰涎而生。”验之于临床,与气搏结,阻滞于肺 胃之门户,故为咽喉梗噎,吞吐不利。所见胸闷,食少呕恶,亦悲亦恐,脉沉弦而滑以及失?眠,头眩目昏之证,皆为肝郁气滞痰阻所致。故治疗必以疏肝理气,化痰开结为法,张仲景所创“半夏厚朴汤”对此证有独特功效。主药半夏,一用三举,一者降气,二者和胃,三者化痰开结。余药则为之佐助,如厚朴助半夏降气,茯苓助半夏化痰,生姜助半夏和胃。紫苏理肺舒肝,芳香行气,使肝者左升,肺者右降。又因本病起于气机郁滞,故刘老时时以开郁为先务,常合小柴胡汤疏利肝胆,疗效甚佳。(《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