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下利清谷、脾阴虚、阴

【医家】许国华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泄泻、下利清谷、脾阴虚、阴虚、虚、咳嗽痰多、脾胃虚寒、热病伤阴、食欲减退、大便溏、胃阴虚、舌红绛、脉散、病后、肠鸣、多梦、发热、咳嗽、脉沉、下利、便溏、吐泻、身热、神清、阳虚、
【内容】
杨某,女,67岁。
主诉及病史:发热匝月,旬来转高,咳嗽痰多。经西医治疗后身热已退,咳嗽亦轻。
诊查:近四日来大便溏泄,日解五六次,清谷不化,肠鸣辘辘,食欲减退,寐多梦呓,苔剥舌红绛,两脉沉濡,神清,形疲,面容苍黄。
辨证:邪热久羁,伤津灼液,肺移热于大肠,故下利灼肛,邪火不杀谷,故清谷不化。
治法:滋补肺胃,升清助运。
处方:南沙参15g麦冬荷叶茯苓各10g五味子炙甘草各3g谷芽天花粉各12g白术6g 3剂
二诊:前投生脉散加味,以参、麦养肺胃之阴,五味敛肺固肠,荷叶升清,蒌根升津,茯苓、白术一以助五味安神,一以助谷芽健运,药后大便已正,纳谷未增,梦呓显减,腹中尚有气鸣,苔仍剥,舌质已转淡,脉如前。原方去五味子加石斛10g、木香1.5g。
按语:下利清谷多属中阳不足之证,热病伤阴者实属少见。查《续名医类案》卷七泄泻门中,魏玉璜用沙参、麦冬之类甘寒滋润之品,治疗4例虚性泄泻得效。他说:“有泥景岳之说,谓吐泻皆属脾胃虚寒者,宜变通焉。”并提出“脾阴虚则便溏”的看法。目前脾阴虚的提法颇少,大都归于胃阴虚。其实补脾和补肺的药物相同,如参、芪、草等味。养胃和养肺的药物也类似,如沙参、麦冬之属。本例为热病后肺胃之阴受伤,阴不化气,邪火不能助运而下利清谷。所以治以养肺胃之阴为主。阴长阳生,略佐参、术以助脾,取得良好效果。总之,虚性泄泻,阳虚为常,阴虚为变。本例为阴虚,录之以备一格。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