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胃胀、脘痞、痰浊、口
【医家】徐景藩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眩晕、胃胀、脘痞、痰浊、口干不欲饮、舌苔薄白腻、痰、骨质增生、上扰清窍、时轻时重、痰浊上扰、胃气不和、脉细弦、欲吐、恶心、食少、脘痛、胃寒、胃热、胃炎、吐、痛、
【内容】
马某,女,54岁。
初诊:1990年10月17日。
主诉及病史:眩晕、胃脘痞胀不适已历3年,症状时轻时重。眩晕发作时伴有恶心欲吐,平时胃脘痞胀,时时泛酸,食少,口干不欲饮水。大便微溏,每日1次。有时胃脘痞胀兼隐痛,自煎生姜汤,服后脘痛可得缓解。1年来两次纤维胃镜检查谓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幽门螺杆菌(+++)。血压正常、脑血流图未见异常,颈椎×线摄片示颈5椎体下缘轻度骨质增生。近1周来眩晕发作甚重,乃来诊治。
诊查:舌质偏淡,舌苔薄白腻,脉细弦。
辨证:肝阳夹痰浊上扰清窍,痰浊之生源于胃,胃气不和,饮停于中。
治法:平肝化痰和胃。半夏天麻白术汤、泽泻汤加减。
处方:明天麻12g姜半夏10g炒白术10g炒陈皮6g泽泻25g云茯苓15g白蒺藜10g炒枳壳10g炙鸡内金6g甘草3g每日1剂,2次煎服。先嚼生姜片,知辛后吐出姜渣,随即服药,闭目平卧。上方服2剂,眩晕显著减轻。共服药5剂,眩晕得平。以后从原法出入调治,胃脘痞胀亦渐向愈,饮食渐增。至12月18日复查胃镜,诊断大致如前,幽门螺杆菌阴性。随访至1992年4月,眩晕、脘胀无明显发作。
按语:中年以上之人,往往兼患多种疾患。本例眩晕,因×线片提示颈椎病变,曾多次行颈椎理疗,但眩晕依然,且更加重。结合胃疾痞胀、泛酸、不渴、舌苔有腻色,分析其病机,实由痰浊上扰,兼有肝阳不清,故方以平肝化痰祛饮为主。泽泻与白术之比例,按《金匮》泽泻汤原方之用量,掌握5:2为好,泽泻25g、白术10g,比例恰当,才有效验,历试不爽。自晚近发现幽门螺杆菌(HP)以来,不少医家十分重视抑杀细菌。据我个人经验,还当以辫证为主,从整体着眼。有胃热之证者,可用清热药,有胃寒者当用温药。本例辫证治疗,症状减轻,复查螺杆菌阴性,亦可说明辫证之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