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热、发热、太阳伤寒、脉沉

【医家】恽铁樵
【出处】恽铁樵医案
【关键词】大热、发热、太阳伤寒、脉沉、表证、无汗、口淡、寒邪束表、有汗、
【内容】
邵右 十一月七日
仅天明时有微汗,现在仍无汗,形寒,口淡,脉沉。此当发大热,现在尚未热,须从速避风。病为正式太阳证,麻桂不误,可加重。
炙麻黄1.2克,淡芩4.5克,羌活24克,桂枝1.2克,秦艽4.5克,炒防风3克,炙草1.8克,杏仁9克,茅根3克(去心)。
药头煎分两次服,如第一次服后得畅汗,后半勿服。
二诊 十一月八日
昨予麻黄汤,药后得汗,仍形寒,脉气依然不宽,舌色则润,口味仍淡,再当解之。
桂枝0.9克,炒荆、防各3克,羌活1.2克,葛根3克,川连0.9克,秦艽4.5克,淡芩4.5克,竹茹4.5克,香葱白二个,杏仁9克,归身9克。
【按】初诊“无汗,形寒,口淡”是太阳伤寒表证,此处“脉沉”,可参见后面“当发大热,现在尚未发热”句。当发热而未发热是因寒邪束表,正气尚未与之抗争,故见形寒而脉沉,热未起。若热起形寒则脉必浮而紧。


此太阳伤寒,恽氏故用麻黄汤加味辛温透表,虽尚未热,然而“当发大热”,故加用淡芩、茅根。与麻黄汤后,二诊虽有汗,但形仍寒,口味淡,表证仍在,因已得汗,故不再用麻黄汤而改用荆防败毒散化裁,仍为散寒解表。此处未出现初诊所言“当发大热”之象,但表证未解,“当发大热”不能排除,故而方中合入葛根芩连汤,以防表热入里。观此案太阳伤寒证,毕竟只有形寒而未见发热,症状较轻,故应用麻黄、桂枝等药时,份量较轻,有点到为止之意。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