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烦躁、脉散、虚脱、语
【医家】张谷才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出血、烦躁、脉散、虚脱、语言无力、阴虚、虚、气血两虚、精神萎靡、呼吸气弱、血出不止、血热妄行、舌淡红、苔薄白、脉微数、内热、口干、寒热、气急、不解、苔白、欲饮、头昏、微热、下午、心悸、舌红、瘀、
【内容】
马某,女,12岁。
初诊:1974年4月5日。
主诉及病史:大出血不止3日。
诊查:血出不止,盈碗倾盆,血染衣被。面色惨白,精神萎靡,闭目无声,呼之不应,呼吸气急。但有时烦躁不宁,口干欲饮。脉象数疾而细,舌红苔白无津。血液检查:血红蛋白20g/L,红细胞计数95万,血小板30×10ˉ9/L。
辨证:病由血热妄行实证转为出血不止脱证。
治法:纯用补气固脱,则热不解,血不止;纯用清热凉血,则热可退,而脱证随至,治疗十分棘手。应当虚实同治,寒热并用。
处方:红参10g(浓煎)、童便90g(和参汤频服)、云南白药1瓶,分5次服完。
二诊:昨服参便饮、云南白药1剂,大出血已止,烦躁暂静,精神更加萎靡,呼吸气微。邪火告退,但虚脱可以立至。病人虽已气息奄奄,好在血止,身凉脉静,脉证尚顺,犹可救治。急拟生脉散两救气阴。
处方:红参10g(另煎和服)麦冬30g五味子10g上下午各服1剂。
三诊:服生脉散2剂后,出血已止,虚脱已回,呼之能应,问之能答,语言无力,精神虚极。但心微烦,身微热,口微渴,脉微数。病因血后阴虚气衰,当继用补气救阴,然阴虚防止生内热,热可再引起出血,因此稍加清热凉血之品。病人虽由险入夷,仍当注意再度出血。
处方:红参6g(另煎和服)五味子6g麦冬15g生地黄15g白芍10g丹皮6g服药4剂,4天来未见出血,病人由危转安。但因过度出血,面色惨白,头昏心悸,精疲力衰,语言无力,呼吸气弱。舌淡红,苔薄白,脉象细弱无力,乃气血两虚现象。治疗改用调补心脾,病人渐次恢复痊愈。
按语:本病例大出血不止3日,急用红参甘温补气,以固其脱。童便咸寒凉血,以泄其热而止其血。云南白药不但用它止血,而且有化瘀之功。服药1剂,出血渐止,烦躁渐平,呼吸气微,精神更弱,邪火告退,虚脱恐即来临,改予生脉散补气救阴,日服2剂。出血危症,获得血止生存,实在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