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郁、痛、虚、泻火、脉
【医家】
【出处】中医内科急症医案辑要
【关键词】头痛、郁、痛、虚、泻火、脉浮弦、阴虚、便泻、酒黄、汗出、头痛剧烈、痛不可忍、喜按、压痛、舌边、肝火、烦热、
【内容】
火郁冲逆
易××,女,20岁。头痛二十余日,痛时从背脊上冲颈项,直贯头顶如指粗大,痛不可忍;痛时,要人以手紧压痛处,汗出如洗,甚至昏厥。
诊视脉浮弦且数,舌边绛赤。检视前服之方,药用滋补,以为阴虚头痛。问及大便数日未通,此必少阴经郁火亢激,循太阳之经上冲而痛。“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先以番泻叶10克,开水泡服以泻实,大便泻下两次,痛势稍退,即以清经泻火之法相继。
生地黄(酒炒)10克杭白芍10克牡丹皮7克炒山栀7克左秦艽7克酒黄芩7克连翘壳10克甘白菊7克茺蔚子(酒炒)10克牛蒡子(炒)7克蔓荆子7克龙胆草(酒炒)5克薄荷叶3克
复诊:服四剂,头痛如拈,但觉烦热昏瞀,取“亢害承制”法。
生地黄(酒润)10克杭白芍10克当归身7克左秦艽7克牡丹皮7克炒山栀5克酒黄芩7克连翘壳7克白菊花7克薄荷叶3克
原按:清经泻火,亢害承制,实即“上病下取”,“从阳引阴”。泻叶导下,艽、翘清经,丹、栀凉血,龙、芩泻火,茺、蒡散郁,地、芍滋阴,以及蔓、菊、薄荷之类清上,都是从阳引阴的药味。有的药味起到“从阳”的作用,如菊、蔓、芩、薄之类;有的药味起到“引阴”的作用,如丹、龙、地、芍之类,是以承制之法克服亢害的作用。
(《李聪甫医案》)
按:此例病人虽头痛剧烈,甚至汗出昏厥,但痛时喜用手按,故极易被人误认为纯虚之证而用滋补。惟脉浮弦而数,故知与郁火亢逆有关。盖单纯阴虚头痛,脉必细数无力。方中以番泻叶泡水服通便泻火;菊、蔓、茺、蒡、薄、艽散风清热,皆属给郁火以出路之法。地、芍、归身则从本治,壮水以制火;丹、栀、芩、翘、胆草之类则为苦寒以直折。综观脉证方药,可知案中虽云此证属少阴郁火上冲,实亦与肝火冲逆有关,盖上升之气,亦多出于肝也。
由此案可知,头痛是否喜按,虽可一般地据以辨认虚实,但对复杂病情,特别是虚中夹实者,仍当全面分析,不可仅执一症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