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慌、郁、痛、肝功能异常、
【医家】巫君玉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心慌、郁、痛、肝功能异常、舌红苔少、肝气郁滞、月经量少、舌红苔薄、脉沉、脉滑、脉弦、梦多、纳少、白带、苔薄、头晕、头胀、胁痛、胸痞、咽干、舌尖、
【内容】
李某,女,37岁。
初诊:1979年8月23日。
主诉及病史:1978年3月检查肝功能异常、谷丙转氨酶340~500U/L,澳抗阳性,反复不愈。同年8月3日B超检查:肝在右锁骨中肋下2cm,剑突下3cm(深吸气时),肝较密小波;脾侧卧肋下1cm,厚3cm±。思想负担较重,情绪易于激动,常心慌头晕、胸痞背拘、肋痛咽干、梦多寐浅,作呃纳少。
诊查:近来诸症仍然,询得月经量少,白带甚多。脉滑小,舌尖赤绛,苔薄少。
辨证:肝气郁滞化热,侮脾而运弱,干胃而作嗝,扰心而神气以浮,耗营而月事为少,已见气阴俱病、心脾同受之局。
治法:势难执一法为治。宜随症所示遣药,暂先养心脾而调气分,宗归脾法。
处方:党参12g白术10g生黄芪15g当归10g炙甘草4g茯苓15g丹参15g陈皮10g石菖蒲4g郁金10g合欢花10g夜交藤30g远志6g珍珠母20g(先下半小时)5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1979年8月27日。纳食尚可,仍有心慌胁痛。脉转滑而带紧,苔转薄黄。原法减甘温之味。
处方:太子参20g当归10g丹参30g郁金12g五味子3g远志5g菖蒲6g元胡6g合欢花10g炙鳖甲10g夜交藤30g川楝子10g珍珠母30g(先煎半小时)三七粉3g(分吞)5剂,服法同前。
三诊:1979年9月6日。心慌肋痛均减。脉弦,舌红苔少。原法重以养血。原方去鳖甲、菖蒲,加熟地黄15g、白芍10g,服10剂。
四诊:1979年9月20日。近来头胀、心慌有减;咽中干,右肋间略痛。脉沉小弦,舌红苔薄。再以肝血为治。
处方:生地黄15g白术10g白芍10g当归10g川芎6g丹参25g元参10g郁金10g丹皮10g麦冬15g钩藤20g川楝子10g五味子2g三七粉2g(分冲)5剂,服法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