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胀、败血症、慢性骨髓炎、

【医家】徐笨人
【出处】中国当代针灸名家医案
【关键词】肿胀、败血症、慢性骨髓炎、痛、排脓、风湿性关节炎、压痛明显、气血不足、面色萎黄、舌苔白、骨髓炎、虫咬、高热、骨痛、脉弦、骨痈、
【内容】
骨痛(慢性骨髓炎)
侯××,男,14岁,学生。1968年10月21日初诊。
主诉左上肢前臂反复胀肿疼痛3年余。
病史患者1965年10月因左前臂被蚊虫咬伤,过2~3天出现肿胀,渐增至如鸡卵大,继则出现高热,曾服用消炎药物无效。遂至沈阳市某医院诊治,诊断为脓肿。治疗给予切开排脓,肌注青、链霉素和退热针,仍无效。又至沈阳某医院诊治,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除肌注青、链霉素外,又加服强的松,但病情仍无好转,体温39.7℃,白细胞35.4×109/L(3.54万/mm3)。后转某医院人院治疗,经检查发现腰腿处有多个脓肿,诊断为败血症。经切开排脓等治疗47天后,败血症已愈,但左前臂外侧仍有肿胀,经会诊后诊断为败血症后骨髓炎,出院后门诊治疗。半年后病情日趋恶化,肿胀疼痛较剧,又曾辗转多处治疗未效,故于1968年10月21日来我院针灸科治疗。
检查一般状态欠佳,面色萎黄,舌苔白稍厚,脉弦。胸腹部未见异常,左前臂下1/3外侧处肿胀如鸡卵大,变形,红赤,压痛明显。×线拍片:左尺骨变形,骨质密度增加,可见透光区,未见死骨。
诊断骨痈(左尺骨慢性骨髓炎),毒邪入骨型。
治疗补气益血,托脓解毒。
取穴:曲池(左)、外关(左)。
操作:毫针浅刺。病变周围点刺放血,每日1次。
针5次时,肿胀略有消退;针34次时,肿胀明显消退;针75次时,肿胀完全消退。为巩固疗效,继续针治20次。4个月来未再复发。×线拍片:左尺骨中段桡侧皮质稍向内凹陷。局部骨髓腔中密度较他处稍高,皮质稍增厚,余均无异常。经过9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按语该病属骨科中较难治愈的病证,由于缠绵难愈,在清除局部病灶后也易于复发。而该例患者,由于感受毒邪,复加素体气血不足,毒邪由表入里;故治本病,在托里解毒同时,又应益其气血,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
针灸治疗该病,临床报道甚少,作者应用此法,收到良好效果,为本病治疗提供了新的经验。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阳明多气多血”,故针此穴即可活血养血,又可益气解毒;取外关穴可辅曲池之补血养血,通络止痛之效。再配合局部点刺放血,以托脓解毒,可收良效。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