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腹胀、气短、胸闷、心悸

【医家】曹洪欣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痰、腹胀、气短、胸闷、心悸、痛、下肢肿、苔白、舌淡紫、阳虚、畏寒、瘀、虚、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阴阳两虚、冠心病、肩背痛、舌淡暗、脉沉滑、胸痹、脉沉、痰浊、心痛、舌脉、脉微、
【内容】
徐某,男,71岁。
初诊:2007年4月9日。
主诉及病史:动则心悸、胸闷气短,近2个月加重,每于凌晨3~4点睡中憋醒。有房性期前收缩反复发作史20余年、房颤史10余年。
诊查:心前痛频作,服用硝酸甘油后可缓解。胸闷,气短,动则尤甚。肩背痛,腹胀,晨起睑肿,下肢微肿,畏寒。舌淡紫胖,苔白黄,脉微时促。2006年7月超声示:左心室、左心房、右心房增大,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关闭不全。EF:33%。2007年4月8日ECG示:ST下移、T波倒置、房颤。现日服用呋塞米40mg,地高辛0.25mg。
辨证:阴阳两虚,痰瘀互阻。
治法:温阳益心,活血化痰。
处方:西洋参10g麦冬15g五味子10g清半夏15g瓜蒌15g 薤白15g茯苓15g白术15g赤芍15g川芎15g桂枝10g枳实15g生龙骨30g先煎)生牡蛎30g(先煎)甘草10g生姜3片水煎服,日1剂。
二诊:服上方14剂后,仅有1次夜间憋醒,心前痛明显减轻,未服硝酸甘油即缓解。背痛、晨起睑肿不显。心悸、胸闷、下肢肿减轻。气力增加,睡眠好转。惟气短,略腹胀。舌淡暗胖,苔白,脉沉偶促。嘱停服速尿,地高辛减半。
处方:白参10g麦冬15g清半夏10g瓜蒌15g薤白15g厚朴15g枳实15g赤芍15g川芎15g茯苓15g葶苈子20g生龙骨30g(先煎)甘草10g生姜3片水煎服,日1剂。
二诊:服上方21剂后,夜间憋醒未作。心悸、胸闷、下肢肿、腹胀基本不显。略气短。舌淡紫,苔白,脉沉滑。嘱停用西药。守上方加减,调治3月余,诸症消失,病情稳定。2007年6月3 H ECG示:窦性心律,T波倒置。
按语: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心痛”等范围,病位在心,病属本虚标实。本例患者病已日久,本虚之象尽呈,阴阳两亏,无以养心则发心悸、心前痛。动则耗气,而晨时阳气内敛,阴血运行更缓,心失所养更甚。阳虚不振,痰浊内生则见胸闷,气短,畏寒;气机不畅则腹胀;影响津液代谢则睑肿,下肢肿。舌脉亦是阳虚不能行血、输布津液之象。治以益气养阴治其本,活血化痰治其标。方选生脉饮补养心之气阴,合瓜蒌薤白半夏汤治其“阳微阴弦”,合枳实薤白桂枝汤温通心脉,行气化痰。方中加赤芍、川芎活血化瘀,白术、茯苓健脾杜生痰之源,生龙骨、生牡蛎,镇惊安神,全方标本同治,共奏温阳益心之效。复诊时症状明显减轻,效不更法。以白参易西洋参,加强温通心脉之功。前后加减续服3月余,停用西药,复查心电已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至今病情稳定。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