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出性胸膜炎、心悸、悬饮、
【医家】盛循卿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
【关键词】渗出性胸膜炎、心悸、悬饮、咳嗽气急、咳嗽胸痛、身热、润肺、胸闷、淋、气阴两亏、脉弦沉细、苔薄白、苔薄腻、胸膜炎、下气、痰白、痰饮、脉细、痰浊、胸痛、咳嗽、结核、肺痨、气急、喘、痛、
【内容】
蔡某某 男,21岁。
初诊:1973年8月20日。
主诉:身热二月余,咳嗽气急,动则心悸,胸闷,胸痛连胁,苔薄腻,脉弦沉细。
检查:体温38.5℃
血常规:白细胞17100/ 立方毫米,中性86%,淋巴14%;
胸片显示:右侧渗出性胸膜炎。曾给抗痨、抗菌及中药养阴润肺类药物治疗一周。因病势日重,而承邀会诊。
辨证:证属痰饮,为水邪上凌心肺。
治法:治拟葶苈大枣汤合控涎丹加减。
处方:
葶苈子10克 黑白丑各9克 桑白皮10克 南北沙参各12克 麦冬12克 炙百部10克 炙草4.5克 冬瓜子各12克 红枣15克 控涎丹1.5克(吞)
二诊:服前方药三剂,咳嗽气急,胸闷心悸均好转。
检查:T37.5℃;
血常规:白细胞7100/立方毫米,中性73%,淋巴24%,大单核1%,酸性2%。再拟原方控涎丹改日服2次,每次1.5克。
三诊:又服上方药四剂,身热除,纳食增,咳嗽痰白难咯。苔薄白,脉细。原方去桑白皮,加炙紫菀9克、瓜蒌皮12克。控涎丹改日服三次,每次1.5克。
四诊:连服前方药四剂,气急心悸消失,咳嗽胸痛大减,痰浊转少。拟前方去麦冬,加茯苓皮12克。
五诊:上方药服两周,咳嗽胸痛除,饮食正常,惟大便转溏,日行二次。治拟益气扶脾。
处方:
炙黄芪12克 炒党参12克 茯苓12克 焦冬术9克 炙甘草4.5克 陈皮4.5克 车前子9克(包)炒米仁12克 红枣15克
服本方药半月后,大便恢复正常。×线复查示:右侧胸膜炎症消失,横膈清晰,肋膈角 锐利。痊愈出院。
按: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大致属中医“悬饮”范畴。《金匮》云:“水流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本例病人因肺痨久羁,气阴两亏,复因贼邪犯肺,宣肃失司,水道不行,水留为饮,饮流胁下。宗仲景治悬饮之法,辨证择取控涎丹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方中控涎丹、葶苈子、黑白丑、桑白皮、冬瓜子皮等泻肺逐饮,下气行水,气畅则水行,水行则热退喘平;南北沙参、麦冬、百部润肺生津、杀虫抗痨;大枣缓峻下药之急亦补中;甘草益气调诸药。全方攻逐饮邪而不伤正,故奏效迅捷。继一鼓作气,迭服二十余剂,邪势方平。前人对峻猛之剂虽有“衰其半则止”之说,但临症尚须视邪正消长而定。或攻补兼施,或攻补交替,旨在除邪务净。邪除后,即转手治脾,复进益气健脾,全力治本。由于善后得法,致收全功。追访五年未复发。(《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