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湿、浮肿、舌苔薄黄微

【医家】刘志明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湿热、湿、浮肿、舌苔薄黄微腻、脾虚不运、四肢浮肿、腰酸腿软、湿热蕴结、胃纳减少、面浮肢肿、小便短黄、头晕乏力、面色红、肾炎、肿胀、脉细、久病、水肿、烦躁、多梦、
【内容】
刘某,男,23岁。
初诊:1984年4月27日。
主诉及病史:面浮肢肿复发半年不消。患者于1983年元月突发浮肿,在本市某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症状缓解后出院。近半年来前症复发,经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显,转诊于余。
诊查:头面四肢浮肿,晨起则头面上肢为甚,目胞肿如卧蚕,手掌肿胀;午后则下体为甚,足背按之凹陷不起。伴腰酸腿软,头晕乏力,不耐疲劳,烦躁多梦,胃纳减少,小便短黄。尿常规
检查:蛋白(+++),白细胞(0~1),颗粒管型(0~1),透明管型(1~2)。脉细而滑,舌苔薄黄微腻。
辨证:证属湿热蕴结,脾肾两亏。
治法:治宜清利湿热,健脾滋肾,方以猪苓汤加味。
处方:猪苓12g泽泻12g滑石15g阿胶12g茯苓12g石苇18g车前子9g太子参18g生芪18g茅根18g川牛膝9g服上方药7剂后,尿量明显增加,浮肿减轻。药已中的,仍守前法,随症加减。服药调理4个月余,肿消而体力有增,面色红润,尿检蛋白(一),细胞、管型均消失。1年后来院复查,未见异常。
按语:水肿病,其制在脾,其本在肾,迁延日久,必损伤脾肾二脏。本例患者病历年余,湿蕴化热,以致脾虚不运,肾阴又亏。治疗时如一味利湿,则更耗肾阴;若单纯滋阴,又易敛湿困脾。仲景猪苓汤,功能育阴制水,益以太子参、生芪益气健脾,并增茅根、滑石等品清利湿热,既可顾及脾肾之本,又能清利湿热而消肿。虽久病缠绵,又何愁不愈!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