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月经、夜寐多梦、手足
【医家】孙卓君
【出处】橘井流芳——上海曙光医院经典医案赏析
【关键词】崩漏、月经、夜寐多梦、手足心热、烘热汗出、腰酸腿软、月经紊乱、出血、心烦、欲饮、口干、上焦之火、月经过多、子宫出血、月经失调、肝肾阴虚、舌质红、苔薄白、脉细、血崩、血块、阴虚、虚火、淋、
【内容】
方某,50岁,已婚,退休。2004年11月15日因“月经紊乱近2年”初诊。
患者月经紊乱近2年,时2~3月一行,时月经淋漓近月方净。2004年6月因月经过多行诊刮术,病理示子宫内膜简单型增生过长。LMP:2004年10月12日,至今未净,初起经量中等,后量时多时少。PMP:2004年8月。
刻诊:月经量中,色鲜红,夹血块。时有烘热汗出,腰酸腿软,口干欲饮,心烦,手足心热,夜寐多梦。阴超示子宫52 cm×45 cm×42cm,子宫内膜10mm,双侧卵巢未见异常。1-0-3-1,曾放环19年,2004年6月取出。舌质红边齿印,苔薄白,脉细。
【诊断】中医:崩漏(肝肾阴虚,冲任损伤);西医:月经失调。
【治则与处方】养阴活血通经。处方为桃红四物汤加减:
生地黄12g,地骨皮10g,刘寄奴12g,制黄精12g,路路通15g,川楝子12g,益母草30g,桃仁12g,红花9g,当归10g,川芎10g,熟地黄12g,赤芍10g。7剂。
〈二诊〉五剂后出血转少,复予补肾益肝,清热止血方药。处方:
生地黄12g,地骨皮10g,太子参15g,白芍10g,枸杞9g,旱莲草16g,怀山药12g,菟丝子12g,茜草根12g,花蕊石12g,沙参9g,黑芥穗12g,黄芩9g。7剂。
〈三诊〉三剂血止,再益肝肾,养阴血,调冲任。处方:
生地黄12g,地骨皮10g,山茱萸9g,白芍10g,知母9g,黄柏9g,巴戟10g,淫羊藿12g,枸杞9g,怀山药12g,菟丝子12g。7剂。
〈四诊〉服之诸症减。2005年1月20日复行经,再予养阴和血止血中药。处方:
生地黄12g,地骨皮10g,太子参15g,白芍10g,枸杞9g,旱莲草16g,怀山药12g,菟丝子12g,茜草根12g,花蕊石12g,生蒲黄12g,黑芥穗12g,黄芩9g。7剂。
【治疗效果】服后月经8日止。复予滋肝益肾中药调养3月,烘热汗出,腰酸腿软,口干欲饮,心烦,手足心热,夜寐多梦等诸证明显好转,崩漏未作。
【按语】患者西医诊断为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其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失常而导致子宫异常出血,多发生于青春期和绝经前期女子。患者年逾七七,处于围绝经期,属围绝经期功血。中医辨证为“崩漏”,为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所致。
治疗崩漏,当遵塞流、澄源、复旧之法。《丹溪心法附余》曰:“若止塞其流而不澄其源,则滔天之势不能遏;若止源其澄而不复其旧,则孤孑之阳无以立。”其治塞流亦当澄源,辨证亦需辨病,根据病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所谓塞流亦当澄源:本案患者正值经期,阴超示子宫内膜偏厚,宜顺势利导,先予养阴活血通经,再予滋阴清热止血,方能收效。孙氏喜用地骨皮与枸杞子配伍滋阴清热。地骨皮、枸杞子,二药虽同出茄科植物枸杞,但地骨皮为其根皮,以退热为主;而枸杞则为成熟果实,以滋补为主。《本草纲目》:“世人但知用黄芩、黄连苦寒以治上焦之火,黄柏、知母苦寒以治下焦阴火,久服致伤元气,而不知枸杞、地骨,甘寒平补,使精气充而邪火自退之妙。” 《傅青主女科》云:“世人一见血崩,往往用止涩之品,虽亦能取效于一时,但不用补阴之药,则虚火易于冲击,恐随止随发以致经年累月不能痊愈者有之,必须于补阴之中行止崩大法。”因此地骨皮、枸杞子诚为治疗阴虚崩漏之良药。
(孙卓君医案,徐莲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