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湿、发热、汗出热不退

【医家】杨百茀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湿热、湿、发热、汗出热不退、身痛、少气懒言、精神倦怠、渴喜热饮、面色淡黄、热重于湿、胸脘痞闷、湿热并重、苔白厚腻、小便短赤、无定时、舌质红、恶风、热利、纳呆、暑湿、口苦、外感、
【内容】
张某,女,27岁。
初诊:1980年7月15日。
主诉及病史:缠绵发热30日,中西药屡治罔效。发热无定时,汗出热不退(体温39℃左右),不恶风,胸脘痞闷,身痛纳呆,口苦,渴喜热饮,小便短赤。
诊查:精神倦怠,少气懒言,面色淡黄。舌质红,苔白厚腻,脉象濡数。体温38.1℃。
辨证:外感湿热,湿遏热伏,弥漫三焦,气机不畅(湿热并重)。
治法:清热利湿,宣畅气机。
处方:三仁汤加减。苡仁15g杏仁10g白蔻仁6g滑石20g通草10g法半夏10g厚朴10g栀子10g黄芩6g连翘10g防己10g苓皮15g
二诊:上方药日服2剂,共服10剂,身痛有所减,但仍汗出热不退,午后热甚(39℃以上)。舌苔渐退,而色变黄,舌质深红。此湿热之邪留恋气分,热重于湿之证。于上方去白蔻仁、法半夏、厚朴、黄芩、栀子,加青蒿12g、板蓝根15g、黄连6g、石膏30g、穿心莲15g,重清气分热邪。
三诊:日服上方药2剂,共服药8剂,体温完全恢复正常,诸症若失。守方略加调整,日服1剂,继服5剂善后。
按语:患者因时值暑湿当令,感受湿热之邪而发病。因湿性粘滞重浊,与热相合,不易骤化,故病程较长,发热日久不愈。邪留三焦气分,治之视湿热之偏重而运用开上、宣中、导下之法,使湿化热清,邪有去路;同时,用药重症重投,以期药能胜病,故药到病除。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