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热、津亏、热结、伤阴、脉

【医家】陈典周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喜热、津亏、热结、伤阴、脉沉细数、小便短赤、发热、脉沉细数有力、口苦、发热朝轻暮重、温病、谵语、苔厚、湿、恶寒无汗、形体消瘦、阳明热盛、热入心包、舌质红、舌质紫、舌红紫、便闭、胀满、高热、腹胀、头痛、外寒、胃热、便泄、
【内容】
何某,女,40岁。
初诊:1968年2月。
主诉及病史:因发热待查,中西医治疗40天未效。
诊查:形体消瘦,神志清醒,精神委靡。证候为发热朝轻暮重,夜间时有谵语,恶寒无汗,口苦渴,喜热饮,小便短赤,腹部胀实,多日未解大便。脉沉细数有力,舌质红紫,苔厚浊、灰黄而干。
辨证:热结阳明,热久伤阴,热久则伤津,津亏无以濡润大肠,故大便闭。邪热结于里,故发热不退而日晡更甚。其夜间谵语不是热入心包,而是阳明热盛所致。里热盛则生外寒,阴津亏则无以作汗。热盛火升则头痛,胃热盛则口苦渴,其喜热饮者是热结于中则湿浊不降,故喜热饮以开之,并非中寒之象。热炽中亏则小便短赤,舌红紫、苔厚浊灰黄是热盛而兼湿浊之象,脉沉细数是热久伤阴之证。
治法:通便泄热,增液滋阴。先用泻下则热自退,譬如釜底抽薪,水自不沸。但因其热久,阴津亏损已甚,必须兼以养阴增液才能周到,若单纯用养阴清热不仅热不退,反而起不到养阴作用。
处方:增液承气汤加减:玄参12g生地黄15g麦冬10g大黄10g玄明粉10g青天葵10g川古皮15g丹皮12g青蒿10g桑白10g甘草6g
二诊:上方药服后,解下结粪五六枚,腹胀稍舒,热度降低。并用大黄煎水洗肠,排出结粪数粒,精神稍好,症状有所减轻。舌质紫,灰黄苔已退,脉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
处方:旱莲草12g女贞子12g玄参12g生地黄15g麦冬10g青蒿10g川古皮12g小金钗10g花粉10g沙参15g此方药连服数日,各种症状完全消失而出院。
按语:温病传至阳明,最易伤阴劫液。所以前人有温病下不厌早和急下存阴的说法。本病例高热,便难,腹中胀满,证明病情已在阳明,如不为之攻下,坐视病情日趋严重,难免发生他变。今治用增液承气汤,一面养阴增液,一面釜底抽薪,甚合病情,故能一击而中。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