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痛、易怒、胸痛、胸痞、

【医家】巫君玉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郁、痛、易怒、胸痛、胸痞、脉滑、舌红苔黄、高血压、大便干、胸痹、溲赤、舌根、恼怒、病后、痹、
【内容】
魏某,男,58岁。
初诊:1971年10月4日。主诉及病史(家属代诉):因高血压伴发心肌梗死,在上海住院抢救,1971年9月27日证情稳定出院回乡疗养。自出院以来,一直心区闷满掣痛,痛甚则引左肩,颈、头、耳、舌根等处亦时有痛感。患者素心情暴躁易怒,病后尤甚。
诊查:大便干,尚可日行,溲赤。脉滑而紧,舌红苔黄。面赤。血压170/80mmHg。
辨证:暴躁易怒,肝阳亢盛可知,逆而上干,心肝同病,气血俱壅,渐次痹结,此胸痹之原于热者。
治法:非独斡旋胸阳于一时之可计功者,当育阴以平亢阳,通达以理血脉,于气血间求图本之治。
处方:生地黄13g白芍15g天麦冬各10g川芎5g郁金7g失笑散10g(包煎)枳壳7g桑寄生30g茯苓15g当归15g元参15g延胡索7g3剂,水煎服,日1剂,两煎。
二诊:1971年10月25日。证情平稳,原方加香附10g、煅龙牡各30g、丝瓜络7g、生丹皮10g,改生地黄15g、桑寄生45g,继服药10剂。
三诊:1971年11月18日。胸痛已基本控制,面色仍赤,于偃卧转侧时易作嗝。脉滑大,紧象除,舌苔仍黄。再予以清柔之品。
处方:生地黄15g郁金10g桑寄生30g生白芍15g天麦冬各15g川芎7g元参15g生首乌10g丝瓜络7g失笑散10g(包)丹参22g远志5g煅牡蛎15g旋覆花7g(包)7剂,服如前法。
按语:此后患者或感胸痞,或感心中灼热,行动多则作胸痛,因而或自行就诊,或由家属转方陆续服药71剂,于1972年4月14日复查心电图示:“心肌前壁梗死恢复期”。此时证情已大致平定,胸痞仅于恼怒、行动过多时略有感觉,亦移时即过,门诊时已每次亲自就诊,处方前后增减出入于石菖蒲、地龙、菊花、草决明、木香、青皮、陈皮、红花、炒枣仁、杜仲、夜交藤、柏子仁、龙齿、龙骨、豨莶草、生地黄、郁金、桑寄生、白芍、天冬、麦冬、川芎、元参、首乌、失笑散、丹参、远志、牡蛎、丝瓜络等药品中,至1973年3月28日心电图复查示心肌梗死已完全消除,证情平定,饮食起居如平人,前后共计服药二百多剂。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