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失眠、纳差、眩晕、舌淡
【医家】万寿永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痛、失眠、纳差、眩晕、舌淡苔薄白、痰、心脾两虚、舌淡苔薄、瘀血阻络、脉沉滑、口苦、心悸、脉沉、胸闷、瘀、神疲乏力、缠绵日久、肝阴不足、视物模糊、痰气郁结、肝阳上亢、大便溏泻、心悸气短、大便溏薄、咽中不适、头目眩晕、大便溏、肝郁、烦躁、麻木、齿痕、气逆、舌边、神清、畏寒、胃炎、消积、易怒、瘿瘤、郁、虚、湿、
【内容】
李某,女,58岁。
初诊:1991年6月18日。
主诉及病史:头面双眼憋胀、眩晕一周余。患者于一周前因生气突发头面、双目憋胀,气逆上冲,巅顶麻木有沉重感,眩晕,视物模糊,胸闷,心悸气短,善惊易怒,失眠,畏寒,面白无华,纳差,大便溏泻、日二至三行。颈部双侧稍肿大、按之微痛,咽中不适,口苦。
诊查:舌淡苔薄白,舌边有齿痕,脉沉滑。T_3:4mg/L,T_4:387mmol/L,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
辨证:心脾两虚,肝郁痰结,瘀血阻络。
治法:健脾益气,疏肝化痰,活血化瘀。
处方:当归20g赤白芍各15g川芎30g丹参30g郁金15g黄芩15g丹皮15g党参15g茯苓30g白术15g黄芪15g夏枯草20g海藻15g金钱草10g八月札15g元胡15g焦三仙30g甘草6g14剂,水煎服,1日2次。
二诊:1991年7月2日。药后仍心悸、失眠、纳差,颈部双侧微痛。但头目发胀、眩晕、胸闷等症减轻,大便溏。舌淡苔薄,脉沉滑。上方加菖蒲15g、枣仁30g、鳖甲15g。继服药14剂。
三诊:1991年7月16日。头面不胀,视物较清,无憋胀感,颈部按之不痛,食欲稍好,但神疲乏力明显,口苦,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脉沉。上方去金钱草10g,继服药14剂。
四诊:1991年7月30日。诸症消失,神清目明,独自来就诊。劝其守方服药以巩固疗效,继服药14剂。
五诊:1991年8月13日。血液化验示:T_3:2mg/L,T_4:129mmol/L,近半月头目不胀,颈部双侧按之不痛,外形不肿大,精神愉快。舌淡苔薄,脉沉。继服上方药20剂。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按语:本例瘿瘤由痰气郁结、瘀血阻络所致。缠绵日久,正气已虚,表现为心脾两虚,故见心悸、失眠、易惊、纳差等;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则头目眩晕、烦躁等。危老师用药注重健脾和胃,以扶后天之本;活血益气,以调和气血。脾健则痰湿自消,气血充足;气血调和则瘀自去。因此用四君子汤健脾益气,鼓舞正气;四物汤活血养血,合以丹参调和气血,共为主药。夏枯草、海藻、鳖甲、八月札疏肝软坚散结为辅。鸡内金消积和胃,甘草调和诸药,充分体现了治本为主、标本同治的学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