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气、痰、阴虚火旺、脉弱无

【医家】王少华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中气、痰、阴虚火旺、脉弱无力、肺结核、伤中、潮热、咯血、润肺、神疲乏力、足太阴经、中气不足、手太阴经、虚热、便溏、表证、骨蒸、神疲、羸瘦、颧赤、鼻塞、苔薄、寒热、虚、燥、
【内容】
宗某,女,24岁。
初诊:1977年3月12日。
主诉及病史:两载来,潮热骨蒸起伏不定,午后颧赤,不时咯血,量少,其为阴虚火旺,已不言而喻。况咳而有声无痰,显系肺受火灼所致。乃迭进秦艽鳖甲散以滋阴除蒸,频投百合固金汤以养肺润燥,如此立方,原无不合,奈何服药以还,不惟疗效阙如,且谷食不馨,纳减十之八九,神疲乏力,形体羸瘦,大便不实,日辄二行。舌不红而淡、苔薄,脉弱无力。
辨证:中气不足。病情之所以不退而进,似与此前过服苦寒伤中、甘润腻膈有关。
治法:调补中气,似为上策。
处方:潞党参怀山药生地黄白扁豆各12g云茯苓15g野于术6g上广皮建莲肉玉桔梗各9g大红枣5枚3剂
复诊:3月17日。前仿参苓白术散意增损,咳呛十去其二,咯血渐止。若非金受土益,似不应有此转机。然纳谷不馨,饮食未增,中流无砥柱,尚不足恃。询得餐后且有胀意,仍属运化无权,再重治其中。前方去生地黄、大红枣,加西砂仁(后入)2g,玫瑰花lg。3剂。
三诊:3月22日。近3日来胃纳渐馨,知饥思纳,脘胀未起,大便日一行,质尚溏,中气有来复之兆;乃昨暮咳呛增剧,痰中血丝转多,虽无寒热表证,而鼻塞声重,加之渐有白色稀痰,凡此均可为冒风之佐证。拟寓散于补。
处方:潞党参怀山药白扁豆各12g云茯苓15g上广皮建莲肉玉桔梗各9g净蝉衣3g荆芥穗4.5g鲜枇杷叶(布包)2片2剂
四诊:3月25日。主以扶正和中以治本,辅以辛散疏风以理标,不特纳增、咳减、血少,且数月潮热之势亦衰。谓之正胜邪却固可,谓之母令子实亦无不然。伏思母气充旺虽能荫子,而子脏有亏仍可累母,两者不可偏废,而应兼顾为是。方取月华丸意。
处方:潞党参怀山药熟地黄各12g云茯苓15g天门冬麦门冬南沙参北沙参肥百部玉桔梗各9g粉甘草3g京川贝6g 5剂此后即以月华丸为基本方,服药过程中,虽小有反复,但病情基本稳定。至6月下旬,除清晨稍有呛咳外,他无所苦,遂停药。嘱注意营养、休息。
按语:西医诊断本例为两上肺浸润性肺结核,右上肺有一小空洞。常服异烟肼、对氨柳酸,肌内注射链霉素等,症情一直不稳定。后加服中药秦艽鳖甲散、百合固金汤等,仍不应。笔者接诊时,即一反以往理肺治法而转以扶脾。使用培土生金的依据,除胃纳日减、神疲、便溏等辨证眼目外,还以脉舌为凭。假令此刻仍以阴虚火旺的肺疾为主要矛盾,则脉当虚数而不应脉弱无力,舌当红而不应淡。如此脉舌,则究属手太阴经虚热为主,抑足太阴经气弱为主,已泾渭分明。本例病初宗滋阴润肺法而病进,终用滋阴润肺法而病退,乍看似乎费解,实则关键在于是否顾及中州。开始专一以苦寒、甘寒从事,有伤中气,生化亏乏,后援不继,所以病情有增无已。笔者考虑到土为万物之母,气血之源,若金虽伤而土未损,则事尚可为,因而采用参苓白术散培土生金,果然中气来复,胃纳迭增,然后转入治肺,选择月华丸为主方。此方无苦寒伤中之弊,有甘润养肺之能;且取山药补中,寓肺脾同治之义。本例连续诊治3个月,症情较为稳定。6月28日摄片复查,报告为浸润性肺结核,吸收好转期,原右上肺小空洞已愈合。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