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疟、痰、痰厥、疟、吐痰、

【医家】过允文
【出处】全国名医验案类编
【关键词】温疟、痰、痰厥、疟、吐痰、苔白、大热、吐、内闭外脱、神昏、瘅疟、寒疟、老年、舌淡、外寒、气促、
【内容】
吴氏妇,年二十八岁,住屺亭桥。
病名:温疟兼痰厥。
原因:肺素有热,先伤于寒,后伤于风。
症候:先微寒,后大热,寒时则厥,神昏肢冰,半时许吐痰数口,?则厥回而热,大渴大汗,气促便赤。
诊断:金匮论温疟与内经互异,然阴气伤为瘅疟,肺有热为温疟,乃是定论,不必拘于微寒与不寒也。此症先微寒,后大热,脉右洪,苔白薄者,温疟也。然来时则厥,吐痰则醒,明有宿痰内蕴,乘疟窃发,互相为患,故断为温疟兼痰厥。
疗法:桂枝白虎汤加减,以膏、知、芦根清透伏热为君,花粉、石菖蒲、玉枢丹豁痰开窍为臣,佐桂枝以辛散外寒,使甘草以调和诸药也。
处方:川桂枝四分 天花粉三钱 鲜石菖一钱,剪碎,生冲活水芦根一两,去节 生石膏五钱,研细 肥知母三钱玉枢丹二锺,磨汁,研冲 生粉甘草五分
效果:一剂知,二剂已。惟痰未尽除,用外台竹沥饮加减(淡竹沥两瓢,生姜汁二三滴,梨汁两瓢,加水略滚,温服),调理以善后,服三剂,痰除胃动而愈。
廉按:温疟兼痰厥,在老年往往一厥不醒,内闭外脱而毙。此案幸在壮年,犹可辛寒泄热,豁痰开窍而苏,然亦险矣。药从汉方加减,切合病情,故能效如桴鼓,可见古方学派,不可不悉心研究也。
路观澜君令媛,年十八岁,住宜兴东庙巷。
病名:寒疟发厥。
原因:干犯大寒,伏藏厥少之经。
症候:先寒后热,寒时气从少腹上攻则厥,面青肢冰,目上挺约一时半,厥回而热,多吐稀涎,微汗乃退。
诊断:脉搏细弦,不为指挠,苔白舌淡,此系厥少二经伏寒窃发,病势方张,不可藐视。
疗法:寒者热之,桂、附之属,逆者平之,赭、复之品,以之为君,更佐姜、萸以祛陈寒,枳、朴以疏气机。
处方:代赭石一两,生打 熟附片五分 干姜五分 肉桂五分淡吴萸五分 旋复花三钱,包煎 川厚朴钱半 枳实二钱 制半夏钱半
接方:当归一钱 炒白芍钱半 北细辛五分 鲜生姜一钱桂枝一钱 清炙草五分 汉木通八分 大红枣四枚
效果:一剂病减,再剂厥止,继用当归四逆汤加减,疟除胃动而痊。
廉按:凡疟发厥者,多由内伏寒饮,苏后多吐稀涎,其明证也,此为高年所最忌。此案幸在青年,尚能镇逆温化而痊,两方皆有力量,非平时研究汉方,素有心得者不办。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