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频、心火、痛、湿、口干

【医家】于鹄忱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小便频、心火、痛、湿、口干不欲饮、小腹坠胀、精神不振、气阴不足、湿浊阻滞、脾肾两虚、脾虚气弱、膀胱失约、全身不适、脉沉涩、腹隐痛、缩小便、尿频、尿血、气短、湿热、震颤、无苔、心烦、心慌、虚寒、舌红、淋、虚、燥、
【内容】
王某,女,64岁。
初诊:2002年6月24日。
主诉及病史:于4个月前曾尿血1次,未经治疗,血止后,即小腹坠胀隐痛,小便频、急,尿路烧灼感。小便前后,心烦,全身不适,口干不欲饮。时有心慌气短。
诊查:神志清,精神不振,舌红嫩无苔,脉沉涩。
辨证:气阴不足,脾肾两虚,湿浊阻滞,膀胱失约。
治法:补气益阴,祛湿通络。
处方:太子参15g苍术30g覆盆子30g菟丝子30g桑椹30g五味子10g沙苑子10g桑螵蛸30g熟地30g枸杞10g黄芪30g肉桂6g黄柏6g琥珀2g(研末冲服)4剂。
二诊:6月28日,小腹隐痛减,尿频烧灼感未已,仍感体虚,心情不安,自感全身震颤。
处方:原方中加柏子仁30g 4剂。
三诊:7月4日,小便频急微减,仍烧灼不适,全身稍轻松。
处方:于原方再加益智仁10g、山萸肉10g。之后,继续就诊七次,基本坚持原方。服药40剂,厥病始愈。
按语:叶天士云:“淋属肝胆,浊属心肾,心火下陷,阴火上承,故溺浊不禁。”本症虽不离此范畴,但不同的是,肝胆心火并不为立,而脾虚气弱,肾阴严重不足。故以参、芪、苍术健脾益气,以沙苑子、菟丝子、枸杞、熟地、桑椹、桑螵蛸、覆盆子、益智仁等补肾益精缩小便,五味子、萸肉补益肝肾尚有收敛固涩作用,柏子仁、琥珀、炒枣仁养心益肝,并有安神作用,以小量黄柏清热燥湿,肉桂温阳化气,以解除虚寒湿热所导致的小腹部之隐痛及烧灼感。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