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不畅、全身浮肿、气不足

【医家】姜良铎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小便不畅、全身浮肿、气不足、肾阳虚、气短、水肿、慢性支气管炎、腹胀、大便时干时稀、慢性气管炎、脉沉细而滑、虚、静脉曲张、腹胀如鼓、气滞水停、肢体浮肿、舌质暗红、命门火衰、食后腹胀、形体消瘦、形寒肢冷、肾阳虚衰、气息微弱、心脏病、肺气肿、苔薄白、音低、肺胀、浮肿、腹水、虚火、咳嗽、脉沉、心衰、尿少、水臌、嗳气、矢气、食少、劳损、哮、痉、痛、湿、喘、
【内容】
李某,女,36岁。
初诊:1976年7月6日。
主诉及病史:患者短气不足以息(气短,咳嗽不着),腹胀浮肿尿少10天,加重5天,既往有慢性气管炎史。近10天来先眼睑、后脐腹、继之全身浮肿。脐下胀而不痛,按揉得嗳气或矢气而稍舒。周身关节酸困,天冷则症状加剧,想吃想喝,但饮食后腹胀加剧,故饮食少。大便时干时稀,小便不畅,量少色淡黄,曾用西药治疗。诊时颜面晦暗,气息微弱,肢体浮肿有所消退而形体消瘦,腹胀如鼓。
诊查:体温36.4℃,脉搏10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0/70mmHg。精神差,半坐卧位,桶状胸,右侧较隆起,呼吸音低,两肺底散在湿鸣,偶及哮鸣音,心尖搏动在左第六肋间锁骨中线上,心尖搏动弥散:心尖区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肺动脉瓣第二音大于主动脉瓣第二音,腹部膨隆,腹围101cm,有移动性浊音。腹壁静脉曲张明显。肝在肋下5cm,剑下7cm,边缘钝。杵状指明显,肢体水肿,×光胸片示:右上肺透光度增强,肋间隙增宽,肺动脉段向左突出明显。心电图示:电轴右偏,右室肥大劳损。诊断: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②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Ⅳ级。入院即抗感染,强心利尿,解痉平喘治疗。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细而滑。
辨证:肾阳虚、大气下陷,气滞水停。
治法:温肾阳,升大气,并以导气行水,以升陷汤合导气汤加附子、山药等合方为治。
处方:制附子10g生芪15g知母10g桔梗3g升麻5g柴胡5g山药18g川楝12g木香6g吴萸5g小茴10g泽泻10g连用12剂7月22日病情转佳,心衰纠正,腹围已降至72cm,腹水征阴性,全身浮肿已退,观察数日病情稳定出院。
按语:本证属中医“水臌证”,“肺胀证”,“水肿”。其气短不足以息,腹胀,脉沉,与张锡纯所说大气下陷相符。患者颜面晦暗,形寒肢冷,说明肾阳虚惫,而小便不畅,量少色淡黄,属肾阳不振,命门火衰,不能蒸化,导致肺气不足,膀胱气化不行,水为之不利。证属肾阳虚衰,大气下陷,在治疗上若峻下逐水的芫、戟、甘遂之类,则更伤肾阳,犯“虚虚”之弊,即苓、泽淡渗之品亦宜慎用少用为妥。这类药物其性下行,使下陷的大气更为下陷。用补肾阳,升大气,化气行水法;以升陷汤合导气汤加附子、山药,下行之药,仅用泽泻10,配附子以防虚火上越,亦引纳诸药归肾。此例切中病机,用药精当,终获良效。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