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满、水气、寒热往来、口舌

【医家】陆渊雷
【出处】陆渊雷医案
【关键词】腹满、水气、寒热往来、口舌干燥、舌淡、耳鸣、寒热、口燥、脉数、产后、伤寒、食少、痰饮、痰、素体虚弱、痰饮咳嗽、胃肠炎、暑湿、水饮、水肿、脉弱、积滞、腹水、外感、舌光、郁、
【内容】
钟夫人


初诊 体本弱,生产后不复原。寒热往来,剧咳无痰,耳鸣食少。脉数弱而细,舌淡光剥。血少心弱,又有外感,急治之。
柴胡6克 姜半夏9克 生常山6克
云苓12克 麻黄2.1克(连根节) 北沙参9克

生首乌12克 白芍6克 生石膏18克(打)
黑附块6克 炙草3克

二诊 服前方后,寒热不作,病者向为小学教师,因分娩辍业,家居受气恼而腹满,乃复就诊。现腹满,入夜更甚。舌色光泽,口燥裂。脉非常之弱。原因是气恼,此时似尚可治,然反复可虑。
防己12克 川军4.5克 小朴3克
蜀椒4.5克(炒,去汗及开口) 苏全9克
姜夏9克葶苈6克 云苓12克


生姜铜元大三片
【按】苏全:即紫苏全草之意。


本病患者素体虚弱,再经产后未复原,体更弱,现又感外邪,寒热往来,耳鸣而食少,脉数弱而细,舌淡光剥,乃是血少阴亏于内,少阳不畅于外。法当和解少阳、阴阳双补,故陆氏用柴胡、半夏、常山等和解少阳;云苓、北沙参、生首乌、白芍等滋养阴血;麻黄、石膏、黑附块、炙甘草等表里双解。

二诊寒热已经不作,但由于受气而现腹满,入夜尤甚,舌光,口燥裂,脉弱,陆氏认为此是肠间有水气,而素体阴亏血少的证候,故效法《金匮要略》己椒苈黄丸加味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陆氏引程郊倩的注释:“痰饮留于中,则腹满,水谷入于胃,但为痰饮,而不为津液,故口舌干燥也……故用此汤,以分消水饮。”
处方时,陆氏在己椒苈黄丸的基础上,再加川朴、半夏、紫苏、茯苓、生姜化痰解表兼祛暑湿。本案陆氏将伤寒方与金匮方熔于一炉,体现了他坚持的伤寒、杂病本是一家的学术观点。


关于本病涉及的饮邪积滞的肠间有水气,陆氏认为:“门脉郁血而引起水肿,先作腹水,故曰肠间有水气。由是言之,乃是肝硬变初期之证治也。”对于己椒苈黄丸,陆氏的见解则是:“防己、椒目、葶苈俱逐里水。椒目尤专主腹中之水;大黄、芒硝(原金匮方有渴者加芒硝半两,故有此文)则引以下行,兼治胃肠炎症也。”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