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囊肿、带下、癥瘕、痛、
【医家】蔡小荪
【出处】蔡氏妇科流派临证精粹
【关键词】瘀、囊肿、带下、癥瘕、痛、脉细略数、苔薄腻、腹胀、排脓、溃肿、便秘、腰酸、月经、舌边尖红、子宫肌瘤、有齿印、苔黄腻、脉细数、口干、咳嗽、后重、感冒、腹疼、恶血、黄带、脉细、苔薄、苔腻、消积、咽痒、瘀滞、肿块、脾虚、痈、郁、
【内容】
凌某,女,27岁。
初诊 2003年1月2日。
盆腔肿块一月。13,4/60,未婚。去冬10月12日左卵巢内膜囊肿手术剥离,11月14日B超示:子宫前位61 mm×53 mm×43mm,右侧卵巢囊肿55 mm×53 mm×41mm为液性暗区,有包膜,壁增厚为4mm,内见稍强回声光带,成网状分布,提示:内膜囊肿。腹胀腰酸,带下不多,末次月经11月23日,经方净,舌边尖红,苔薄微白,脉略细。中医诊断为癥瘕,证属宿瘀内结,瘀滞成癥;治拟化瘀消癥。(考虑手术)。
云茯苓12g 桂枝3g 赤芍10g 丹皮10g
单桃仁10g 皂角刺30g 炙甲片10g 夏枯草20g
石见穿20g 半枝莲20g 水蛭6g
7剂。
二诊 2003年1月9日。
经来不准,又阻一月半许,带下微黄,酸味,肛痒,据云:三月来无性生活,脉细略数,舌中根薄腻微黄,边尖嫩红,再拟兼顾冲任。
炒当归10g 大生地10g 川芎6g 赤芍10g
泽泻10g 川石斛10g 云茯苓12g 制香附10g
败酱草20g 椿根皮12g 青陈皮各5g
7剂。
三诊 2003年1月15日。
近受惊,右腹微痛,黄带见减,经仍未行,咽痒咳嗽,口干,苔黄腻,边有齿印,脉略数,前法出入。
炒当归10g 大生地10g 云茯苓12g 川芎6g
白芍10g 广郁金10g 青陈皮各5g 制香附10g
焦薏苡仁12g 柴胡5g 泽泻10g
7剂。
四诊 2003年1月22日。
基温上升欠高,经仍未行,带下气秽,肛门痒,脉细,苔腻,根厚再拟兼顾。
炒当归10g 大生地10g 云茯苓12g 生薏苡仁15g
川芎6g 赤芍10g 青陈皮各5g 败酱草20g
蛇床子10g 炒白术10g 瓜蒌皮10g
7剂。
五诊 2003年1月29日。
基温下降,经仍未行,脉细数,周前妇检:无异常,脉细略数,苔薄腻,目前感冒,再拟调冲任。(经来时服)。
炒当归10g 大生地10g 云茯苓12g 川芎10g
白芍10g 生蒲黄包10g 制香附10g 延胡索12g
乌药10g 炒怀膝10g 炒杜仲10g 川断10g
7剂。
六诊 2003年2月6日。
末次月经2月2日,经行尚畅,今净,腰酸腹胀显减,脉略数,苔薄腻。再宗原法出入。
云茯苓12g 桂枝3g 赤芍10g 丹皮10g
单桃仁10g 炙甲片10g 皂角刺30g 夏枯草20g
石见穿20g 泽泻10g 水蛭6g
7剂。
七诊 2003年2月12日。
周前B超复查:子宫附件无异常,带微黄,疲惫,脉略细,舌中根黄腻,边尖偏红,再拟巩固。
炒潞党12g 炒白术10g 云茯苓12g 焦薏苡仁12g
桂枝3g 赤芍10g 丹皮10g 单桃仁10g
青陈皮各5g 川断12g 狗脊12g
14剂。
【疑难解惑】
问:蔡老,您在临床上经常使用桂枝茯苓法治癥瘕,具体应该如何加减使用?
答:我一般治疗癥瘕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等病时采用分期治疗,一般在平时用桂枝茯苓丸加减进行治疗。桂枝茯苓丸治瘀阻,下癥块;皂角刺辛温锐利,直达病所,溃肿散结;石见穿活血消肿;山甲片散血通络,消肿排脓;莪术行气破血,消积散结;水蛭逐恶血,破瘀散结。临床上如需增强活血化瘀,可加三棱;平素兼有小腹疼痛者加没药;如痛而兼胀者增乳香;便秘者加生大黄,便秘严重者增元明粉;平素脾虚者可配用白术,以为制约;如有后重感并肛门胀坠者,可加川牛膝、鸡血藤。
问:方中皂角刺为何用30g?
答:皂角刺为性味辛,温,具有托毒排脓、活血消痈的作用。这里主要是取皂角刺辛温锐利,直达病所,溃肿散结之功,一般用量为3~10g,但是我根据多年临证经验,用30g通络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