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上肢酸痛、肝风内动、活

【医家】
【出处】中医内科急症医案辑要
【关键词】痛、上肢酸痛、肝风内动、活动不利、壮热、身热、郁、烦躁不安、气营两燔、大便不爽、舌红少津、舌质偏红、邪热伤阴、神志不清、脉弦滑、舌苔干、脉细濡、舌质红、伤阴、热毒、温病、头痛、苔少、暑温、高热、遗症、肝风、烦躁、脉弦、燥、
【内容】
暑温入营,内陷心包
陆某,男,42岁。
初诊:1975年8月11日。高热三天,肌肤灼热,神志不清,烦躁不安,腑气三天未行,舌质偏红,脉细濡而数。温热入里,气营两燔,内陷心包,神明失灵。治拟透邪清营泄热解毒开窍。
1.清水豆卷9克焦山栀9克广犀角4.5克丹参9克金银花15克带心连翘15克郁金9克制大黄9克鲜石菖蒲9克。
2.醒脑静(安宫牛黄丸)4毫升加25%,葡萄糖20毫升,静注。
3.氢化考的松100毫克,鸭跖草60毫升,10%葡萄糖1000毫升。静滴。20%甘露醇250毫升,静滴。
二诊(8月12日):身热已退,肌肤微汗,神志渐清,自语目糊,上肢酸痛,腑气未行,苔少而干,舌质红,前方既效,治再原法出入。
1.清水卷豆15克郁金9克广犀角4.5克丹参9克金银花15克带心连翘15克焦山栀9克鲜石菖蒲9克生大黄9克(后下)
2.醒脑静4毫升,25%葡萄糖液20毫升,静注。
三诊:(8月13日)二进透邪清营泄热开窍之剂,证势好转,神志已清,身热退清,腑气亦通,惟目视模糊,两手酸痛,活动不利,脉弦而滑,舌苔干燥,舌红少津。邪热伤阴,肝风内动,上扰清空则目糊,横窜经络则酸痛,拟方清肝熄风,泄热解毒。
羚羊角0.6克(吞服)丹皮12克、赤芍、12克、金银花9克、连翘壳9克、黄连3克生甘草3克鲜石菖蒲9克。
另:牛黄清心丸两粒,分两次服。
四诊:(8月16日)热退三天,目视清明,两手酸痛消失,活动自然,已能起卧自理,今晨大便不爽,肛痛,且有少量血迹,此乃热伤络也,诊脉弦滑,薄苔微生,尖红少津,肝风已平,热毒余焰,尚未尽灭,治再清热解毒,以灭余焰。
水牛角15克,丹皮12克赤白芍各9克丹参9克金银花9克连翘壳9克黄连3克炒黄芩12克竹叶9克地榆炭9克玄参9克
(《上海市中医经验选编张鸿祥医案》)
按:本例经西医诊断后为病毒性脑炎,中医属于温病范围,病势猖厥,症情危急。根据患者神志朦胧,头痛壮热,烦躁等,为温热邪毒,传入气营,内陷心包。治法:栀子豉汤合清营汤加减,栀子豉汤透邪除烦,清营汤清营泄热解毒,因患者大便三天未下,故于清营汤中去黄连,加大黄用之,黄连“守而不走”,大黄走而不守,用大黄意在涤热通腑,又配中药制剂醒脑开窍,鸭跖草清热解毒,西药氢化考的松、甘露醇,中西两法治疗,次日患者神志渐清,二剂神志全清,壮热退尽,腑气已通,症大有好转,热退后,二上肢酸痛活动不利,乃热后伤阴,肝风内动,故投羚羊、丹皮熄风清热。无后遗症,痊愈出院。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