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渴、肩背疼痛、无脉、乏力

【医家】祝谌予
【出处】祝谌予医案
【关键词】口渴、肩背疼痛、无脉、乏力、气阴两伤、糖尿病、心悸、脉散、易饥、便溏、肠鸣、脉沉细无力、心脉瘀阻、心血不足、瘀血阻络、脾虚湿阻、高脂血症、高血压、失眠、口干、气短、舌脉、苔白、心慌、舌淡、燥、湿、瘀、郁、
【内容】
张某,女,44岁,工人。1995年4月10日初诊。
主诉:高血压20年,左上肢无脉、乏力、口渴易饥2年。
患者因间断性心悸、气短。血压增高20年,左上肢无脉3个月,于1993年2月住本院,确诊为多发性大动脉炎(混合型)、高脂血症,同时因口渴、饥饿感明显,血糖增高诊为糖尿病,并用优降糖治疗。住院中行左肾动脉球囊扩张术及左肾自体移植手术,血压得以控制而出院。但近3个月以来,血糖控制不理想而来求治。
现症:乏力口渴,饥饿感明显,心前区及左肩背疼痛,心慌失眠,双下肢酸沉发冷,肠鸣便溏,大便每日2次。4天前查空腹血糖10.2mol/L,午餐后2小时血糖15.9mmol/L,尿糖100mg/dl。现口服优降糖每次2.5mg,每日3次。舌淡黯,苔白,脉沉细无力。
辨证立法:气阴两伤,心血不足,瘀血阻络。治宜益气养阴,补心安神,活血化瘀。方用降糖对药方、生脉散合补阳还五汤加味。
处方:生黄芪50g,生、熟地各15g,苍、白术各10g,玄参20g,丹参30g,川芎10g,赤芍15g,地龙10g,鸡血藤30g,麦冬10g,五味子10g,酸枣仁15g,首乌藤15g,女贞子10g。水煎服。
治疗经过:二诊(1995年4月24日):药后口干、饥饿感均好转,入睡较佳,大便成形,空腹血糖8.0mol/L,但仍心前区及左肩背疼痛,下肢酸沉,舌脉同前,易方如下:
生黄芪50g,生、熟地各15g,苍、白术各10g,玄参20g,丹参30g,葛根15g,党参10g,麦冬10g,

五味子10g,菖蒲10g,郁金10g,羌活10g,赤芍10g,枸杞子10g,川断15g,桑寄生20g,狗脊15g。
三诊(1995年5月22日):药后诸症减轻,空腹血糖为6.4mol/L,故将优降糖减至2.5mg,每日2次,守方继服。
四诊(1995年8月28S):以上方加减治疗3个月,自觉症状不明显,大便偏溏,近查空腹血糖8.8mmol/L,午餐后2小时血糖12.8mmol/L。拟配丸药方巩固:
生黄芪120g,生、熟地各50g,苍、白术各30g,玄参50g,丹参90g,葛根50g,党参30g,麦冬30g,五味子30g,苏、藿梗各30g,白芷30g,生薏苡仁60g,川断60g,鸡血藤90g。共研细末,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服10g,每日3次。
1998年10月26日随诊,病情稳定,化验空腹血糖为8.4mmol/L,午餐后2小吋血糖为9.7mmol/L。
按:本案临床主症有二:即糖尿病之乏力、口渴、易饥等气阴两伤证和大动脉炎之心悸,心前区及左肩背疼痛、左肢无脉等心脉瘀阻证。故治以降糖对药方益气养阴、止渴降糖;生脉散合补阳还五汤强心复脉、益气活血。又因素有脾虚湿阻之肠鸣便溏表现,再加入苍术、白术、苏梗、藿梗、白芷、生薏苡仁燥湿健脾止泻等药,此即“有是证即用是药”之理。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