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吐血、身热、吐、右胁痛
【医家】周镇
【出处】周小农医案
【关键词】痰、吐血、身热、吐、右胁痛、咳嗽、脉数、舌麻、肺痈、痰黄、喜饮、胸闷、湿、瘀、痈、痛、
【内容】
周左,冶工业,住南苏秦。喜饮。壬戌春三月感邪咳嗽,痰秽色黄,右胁作痛,月余见血,肺痈见证。拟冬甜瓜子、光甜杏仁、桃、薏、象贝、兜铃、紫菀、黄芩、竹茹、茜草、鱼腥草、茅苇茎。另月石、生矾、龙脑、薄荷、宝珠山茶,研末服。二剂,痰秽减,血止。
十二日诊:痰黄臭大退,右胁痛亦轻。拟清肺化瘀,涤痰宣络。蔓荆子、瓜瓣、薏、茹、新绛、桃仁、桑皮、黄芩、紫菀、白前、兜铃、忍冬藤、鱼腥草、茅根。另月石、竹黄、川贝、雄精,研服。三剂。病者急于往沪,辍药二旬。
五月初一日吐血七口。初二又诊:脉数不靖,身热胸闷,痈脓内溃,恐再冲溢。紫菀、竹茹、银花、茜草炭、瓜瓣、薏仁、兜铃、黄芩、桑皮、象贝、荆芥、杏仁、茅根、藕节。另白及、参三七、宝珠山茶,研末服,二剂。
初六日诊:吐血已止,晡分咳盛,气秽。湿火熏蒸,速宜清肺、降胃、涤浊。甜瓜子、薏、杏、知、芩、紫菀、兜铃、鱼腥草、浮海石、鲜竹叶、茅苇茎、无患子根打汁一杯冲。另白及二钱,剪草八分,研末,调服。二剂。
初八日诊:血未复吐,咳减不退,午睡冒风,溃后身热为险。桑叶、丹皮、条芩、知母、黑山栀、杏仁、碧玉散、银花、瓜瓣、通草、玉泉散、鱼腥草、竹叶、茅苇茎、无患子根汁一杯。另白及、月石、剪草,研末服。二剂。吐出黄涎臭脓甚多。
初十日诊:痰秽不觉,口舌麻木而碎。再清蕴热,兼以解毒。粉沙参、浮石、瓜瓣、薏仁、蔓荆子、百合、元参、兜铃、白蔹、石斛、贝母、茅苇茎、天冬、无患子根汁。另合欢皮二两,煎代水。另以化毒丹加白及末、皂荚子末三厘,补肺损以涤余秽。小愈,不知调理,后闻又发,他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