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压痛、腹痛、苔黄腻、湿
【医家】顾伯华
【出处】外科经验选
【关键词】痛、压痛、腹痛、苔黄腻、湿、恶心呕吐、寒战、湿热、咳嗽痰多、湿热瘀滞、脉弦数、腹压痛、脉濡细、发热、苔薄、腹泻、病后、燥、压痛明显、频频呕吐、热病伤阴、苔薄腻、脉濡缓、苔薄白、脉滑数、口燥、下痢、下水、腹胀、高热、骨折、发烧、咳嗽、头昏、脉弦、口干、溲赤、脉濡、便干、肿块、纳呆、舌干、痰、痢、
【内容】
张某 女 49岁 工人
初诊 1974年12月26日
转移性右下腹痛3日,呈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同时有恶心呕吐,起病后6小时伴水样腹泻7次。发热(39.5~40.5℃)。白细胞10.1×109/升,中性粒细胞87%。两下腹部有明显之压痛及反跳痛,轻度肌紧张(腹部脂肪肥厚),溲赤便干。苔黄腻,脉滑数。证属湿热瘀滞府道,邪盛走窜横行。急拟大剂通里攻下、清肠排毒法。
生大黄三钱(后下) 丹皮三钱 败酱草一两 红藤一两 桃仁三钱 生薏苡仁四钱 蒲公英一两 蛇舌草一两 地锦草一两 川朴三钱 板蓝根一两 玄明粉六钱(分冲) 1剂。
静脉输液,加四季青注射液。半卧位。
二诊1974年12月27日
昨晚又有寒战高热(40.5℃)。经服中药通里攻下、清热解毒之剂,今晨发热不退(387℃),无寒战,大便似痢,次数甚多。便下水液,小便亦通,频频呕吐。检查左右下腹仍有压痛和反跳痛,轻度肌紧张,以右下腹压痛为甚,但较昨压痛略减轻。苔黄腻,脉弦数(96次/分)。再拟通里攻下、化湿清热。
生大黄三钱(后下) 玄明粉三钱(分冲) 生薏苡仁四钱 丹皮三钱 红藤一两 败酱草一两 蛇舌草一两 地锦草一两 姜半夏三钱 川朴三钱 川连一钱 1剂。
三诊1974年12月28日
体温稍降(39℃上下),腹痛亦较减轻。仍有恶心呕吐及下痢样大便。苔黄腻,脉弦数。再拟前法。原方,2剂。
四诊 1974年12月30日
左右下腹部压痛明显减轻,无肌紧张,体温渐降,在38℃上下。白细胞7.9×109/升,中性粒细胞85%。仍有泛恶。苔黄腻,脉濡(72次/分)。大便日行6~7次。再拟清热化湿排毒。
制大黄三钱 薏苡仁四钱 丹皮三钱 红藤一两 败酱草一两 川连一钱 姜半夏三钱 陈皮钱半 制川朴三钱 黄芩三钱 蛇舌草一两 3剂。
五诊1975年1月2日
左右下腹痛基本已消失,重按时有轻的压痛及反跳痛,无肌卫,亦未触及肿块。体温已正常。苔薄腻。胃纳较差。邪热退而未净。再拟清化湿热。
制大黄三钱 生薏苡仁四钱 红藤一两 败酱草一两 黄芩三钱 川朴三钱 陈皮钱半 制半夏三钱 川楝子三钱 蛇舌草一两 4剂。
六诊1975年1月6日
右下腹稍有隐痛,局部无肌卫,无包块。体温正常。唇燥口干,纳呆。苔薄,脉弦(80次/分)。再拟养阴清化。
生地一两 玄参四钱 天花粉三钱 红藤一两 败酱草一两 紫花地丁一两 川朴三钱 黄芩三钱 陈皮钱半 地锦草一两 蛇舌草一两
七诊 1975年1月13日
阑尾穿孔合并腹膜炎,目前腹痛肌卫均已消失,体温正常。近有咳嗽、头昏。苔燥,脉濡细。再拟清化湿热、滋阴养血。
生地一两 麦冬四钱 女贞子四钱 旱莲草四钱 天花粉四钱 黄芩三钱 陈皮钱半 桔梗钱半 制半夏二钱 蛇舌草一两 3剂。
八诊1975年1月16日
左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均消失,尚有腹胀感。胃纳一般。咳嗽痰多白黏。苔薄白,脉濡缓。再拟健脾益气而化痰湿。
党参四钱 焦白术三钱 青皮二钱 制半夏三钱 枳壳三钱 川朴三钱 黄芩三钱 红藤一两 桔梗钱半 生甘草一钱 4剂。
九诊1975年1月20日
阑尾穿孔合并腹膜炎,左右下腹部均无压痛。咳嗽痰多。苔薄根微黄,脉濡细。再拟健脾行气、化湿止咳。
党参四钱 焦白术三钱 茯苓三钱 川楝子三钱 广木香三钱 枳壳二钱 陈皮钱半 姜半夏三钱 桔梗钱半 红藤一两 7剂。
【按】患者转移性右下腹痛持续3日,伴恶心呕吐、水样腹泻日6~7次,寒战发烧(39.5~40.5℃)。白细胞10.1×109/升,中性粒细胞87%。两下腹部压痛、反跳痛明显,肌紧张存在,诊断为阑尾穿孔合并腹膜炎。此病来势凶险,病情危重,即使手术,亦不容易转危为安。中医认为是湿热瘀滞腑道,邪盛走窜横逆所致,选用大剂通里攻下、清肠排毒的中药,并采用静脉输液作为支持。经治1周,病邪去半。再1周,基本痊愈。由于患者同时患骨折,故病房多住了一个时期。由于病后热病伤阴,出现口燥舌干,故第3周改用养阴清化。苦寒克伐,最能伤胃,加上病久伤气,故第4周用药以健脾益气、清化湿热为法。按一般弥漫性腹膜炎3周痊愈,限局性腹膜炎多在2周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