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瘀、骨折、背肿胀、肿痛

【医家】罗庆道
【出处】中国当代针灸名家医案
【关键词】痛、瘀、骨折、背肿胀、肿痛、出血、血瘀、肿胀、积、面色晦暗、舌苔薄白、神志清楚、压痛明显、瘀血阻滞、舌质暗、脉沉弦、下午、瘀血、愈后、聚、痰、
【内容】
足背肿痛(右足舟骨炎)
吴××,女,43岁,工人。1988年3月29日初诊。
主诉右足背肿痛2月余。
病史患者于1938年1月22日,因搬东西不慎砸伤右足背,当时疼痛难忍,并见足背迅速肿起,遂去某医院诊治,经×光片示:右足舟骨粉碎性骨折。即用石膏固定治疗28天。于3月26日下午,又因步行时间较长,当晚发生足背肿胀疼痛,经理疗5天,疼痛虽好转,但肿不消。于3月14日摄×光片示,诊断为右足舟骨炎(可疑部分骨坏死),建议手术治疗。由于患者惧怕手术,故来门诊求治。
检查神志清楚,面色晦暗,舌质暗,舌苔薄白,脉沉弦。右足背肿胀,跛行,舟骨处压痛明显,足内翻试验(+),跖屈试验(+),×光片示:右足舟骨外侧端密度增高。
诊断足背肿痛(右足舟骨炎),血瘀型。
治疗活血化瘀,通络消肿。
取穴:肝、脾、肾三经的皮部。
操作:取上经的皮部,用循经浅刺、气罐加灸法。即先用皮肤针循经叩刺微出血;然后吸拔橡?气罐10分钟,再艾灸患处30分钟,隔日1次。
配合中药桃红四物汤加减:当归l0g生地l0g川芎6g桃仁l0g红花6g乳香6g没药6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7剂。
应用上法治疗49天,足背肿胀疼痛完全消失,足内翻及跖屈试验均为阴性。×光片证明:右舟骨外侧边缘硬化,余未见异常。痊愈后随访1年未复发。
按语患者内外伤骨折而内损经络,致使气血循行不利,聚积肿胀疼痛。瘀久不散,新血不生,骨折失养而成骨炎或骨枯。证属血瘀,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消肿。
患处伤后瘀血尚未消散,过早用石膏固定,限制其活动,使经气运行不利,足部活动受限,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不通,而致骨折延迟愈合。又因病未愈之时,步行较久,使局部难免损伤,在陈伤处又添新损,瘀积于局部而发生肿胀疼痛,因此重用活血通络化痰之法。取足三阴经之皮部,用循经浅刺出血,加气罐、艾灸,起到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的作用。再配合中药,以助活血化瘀之功。诸法合用,而起到良效。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