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腹满、虚、饮不解渴、小

【医家】叶天士
【出处】临证指南医案
【关键词】痢、腹满、虚、饮不解渴、小便不通、暑湿、多饮、积滞、口干、食滞、滞下、五脏、舌白、痹、痰、积、燥、
【内容】
李 痢将两月,目微黄,舌白口干,唇燥赤,腹满按之软,竟日小便不通。病者自述肛门窒塞,怒挣不已,仅得迸出粘积点滴,若有稀粪,自必倾肠而多。思夏秋间暑湿内着为痢,轩岐称曰滞下,谓滞着气血,不独食滞一因。凡六腑属阳,以通为用;五脏皆阴,藏蓄为体。先泻后痢,脾传肾则逆,即土克水意,然必究其何以传克之由。盖伏邪垢滞,从中不清,因而下注矣。迁延日久,正气因虚。仲景论列三阴,至太阴篇中,始挈出“腹满”字样。脾为柔脏,惟刚药可以宣阳驱浊,但今二肠窒痹,气不流行,理中等法,决难通腑。考《内经》二虚一实者治其实,开其一面也。然必温其阳,佐以导气逐滞,欲图扭转机关,舍此更无他法。
制附子 生厚朴 木香 制大黄 炒黑大茴
又:懈驰半月,脾肾复惫。脾败不主健运,纳食皆变痰沫;肾真失司纳气,水液上泛阻咽,皆痢伤浊壅,变胀末传。脉见弦劲,是无胃气。小愈变病,最属不宜。入冬为藏阳之令,今阳渐溃散,而阴液枯槁,渴不多饮,饮不解渴。治阳必用刚药,其阴更涸矣。转展无可借著,勉与脾肾分调,脾阳动则冀运,肾阳静可望藏。王道固难速功,揆之体用,不可险药。
早服炒焦肾气丸,午服参苓白术散加益智仁。(《临证指南医案》)
按:大黄配附子,是温下治法,宜用于寒积滞痢。此后脾肾分治,可谓独树一帜。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