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痰、痰浊、阴虚、头晕

【医家】黄文东
【出处】黄文东医案
【关键词】眩晕、痰、痰浊、阴虚、头晕、带下、虚、上扰清窍、大便干结、肝阳上扰、头晕耳鸣、髓海不足、脉细数、苔白腻、舌红、痰多、胸闷、冲任不调、肝肾阴亏、气血亏虚、肝火旺盛、头晕心悸、风阳上扰、阴虚阳亢、肾精亏虚、时作时止、脉细软、脉弦细、苔薄白、耳鸣、外风、肝火、泻火、烦劳、寒泻、倦怠、流产、脉虚、目花、呕吐、湿热、嗜睡、口干、聚、痛、
【内容】
李某,女,20岁
初诊1974年12月13日。
头晕耳鸣,房屋旋转,胸闷泛恶,时作时止。喉间痰多。病历数月,前医迭进平肝潜阳之剂,病情未减。脉细数,苔白腻。肝阳挟痰,上扰清窍。治拟平肝和胃,化痰降逆。
真珠母一两 稆豆衣三钱 菊花三钱
白芍三钱 姜竹茹三钱 茯苓三钱
青陈皮各三钱 白蒺藜三钱 旋覆花三钱(包)
代赭石一两 生姜三片 佛手三钱
六剂
二诊12月20日。
前进平肝和胃、化痰降逆之剂,咯痰增多,呕吐已瘥,眩晕亦减,惟二颞跳痛。苔、脉如前。痰浊渐化,肝阳未平。再宗前意。
原方去姜竹茹。六剂
三诊12月27日。
眩晕渐平,胸闷亦减,但觉倦怠嗜睡。脉细软,苔薄白。在肝阳痰浊扰动之后,脾胃未健,精神未复,前法加入健脾和胃之品。
旋覆花三钱(包) 青陈皮各三钱 白术三钱
茯苓三钱 佛手三钱 白蒺藜三钱
真珠母一两 白芍三钱菊花三钱
七剂
【按】本例头晕耳鸣甚剧,喉间痰多,苔白腻,脉细数,可见患者平素肝阳易升,痰浊留恋。一旦肝阳挟痰浊上扰清窍,则头晕目花等症发作。前进平肝潜阳之剂,未能见效,因此在前法中加入竹茹、陈皮、旋覆花等以化痰降逆,效果较佳。

综述
以上眩晕七例,皆由肝阳偏亢而致病。究其病因,或由烦劳过度,髓海空虚,肝肾阴亏,肝阳偏亢,阳扰于上,则头目为之昏眩。正如《内经》所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又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肾藏精主骨,精气充盈于骨者为髓;脑为髓之海,为精气聚会之所。故髓海不足,与肾精亏虚的关系最大。或由妇女生育过多,或流产之后,气血亏耗,冲任脉虚,兼有经带之病,血液上承者少,亦能引起头晕。或由痰浊素盛,清阳被蒙,则眩晕泛恶。即丹溪所谓“无痰不作眩”。因此,眩晕之由,不外风、火、痰、虚,而以风阳上扰及气血亏虚者最为多见。

在治疗法则中,属于肝阳上扰者,黄医师常以育阴潜阳或平肝清降为主。以天麻钩藤饮为主方。此方以天麻、石决、黄芩、杜仲、钩藤为主药。阴虚者加入生地、元参等养阴药,即育阴潜阳法;火旺者加入龙胆草、大黄等泻火药,即平肝清降法。以上所述是属于一般常法。黄医师认为,在治疗此类眩晕时,如遇脾胃运化不健,虽出现阴虚阳亢的见症,必须时时照顾脾胃。应注意滋阴而不腻滞,平肝而不过凉,以免损伤脾胃。栗、董两案,病程已久,病情较重,所以能奏良效者,主要关键亦在于此。
属于肝火上升,下虚上盛之病例,乃火旺阴亏所致,与肝阳上扰是有不同之处。如李案表现为头晕目糊,大便干结,舌红有碎纹,脉弦细带数等症,肝火旺盛之象较为明显。黄医师指出:如用苦寒泻火之剂,对年老阴虚者殊不相宜。且患者下肢觉冷,如苦寒太过,则阴未复而阳反受伤。故用知柏八味丸意滋阴清火之剂,予以治疗。药后眩晕等症减轻,遂去黄柏、真珠母,加黄芪、当归以调补气血。可见黄医师对高年患者须时时照顾其正气,用药很为慎重。
属于妇女经绝前后的眩晕症,多由冲任不调所致。肖案出现头晕心悸,口干舌红,大便干结,故用平肝潜阳法。黄医师认为,如阴虚偏重,宜加入育阴之品;如兼有带下,或由带下而致阴虚,必须滋阴固带兼化湿热,带下渐止,则头晕亦能渐愈。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