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烧烫伤、阴虚、烫伤、积
【医家】邵长荣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湿、烧烫伤、阴虚、烫伤、积、舌苔薄腻、脉滑数、舌尖红、老年、糜烂、内伤、热毒、热利、烧伤、肿痛、水疱、伤阴、痛、
【内容】
吴某,男,25岁。
初诊:1999年10月27日。
主诉及病史:上半身烫伤1小时。因烧菜不慎,油锅着火,烧着汗衫背心,引起面颊、颈项、胸背、两臂、手部较大面积烧灼伤。
诊查:头面部灼伤红褐肿痛,胸背臂部大小水疱较多,创面疼痛甚剧,颈项腋部疱皮脱落,基底部显露红白相间,并有糜烂混浊渗液,其中Ⅰ°3%,浅Ⅱ°10%,深Ⅱ°2%。舌苔薄腻,舌尖红,脉滑数。
辨证:火燎肌肤,热毒外侵,阴津内伤。
治法:清热解毒,养阴生津。
处方:内服:生地15g金银花9g丹皮9g野菊花9g黄芩9g黄精15g天花粉18g石斛12g半枝莲30g生大黄6g(后下)生甘草3g
外用:清凉乳化油搽擦,1日4~6次,创面有脓腐及混浊渗液处,加用九一丹。3~5天后,红肿消退,水泡平塌,创面部分结痂,感染处脓腐已脱清,创面基底部呈红润面。
二诊:1999年11月6日。浅Ⅱ°创面已基本治愈,新皮红润。颈、腋处深Ⅱ°创面于2周治愈。
按语:中轻度烧烫伤为临床常见病,唐师以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养阴生津为治疗原则。烫伤部位以头面部为主的,重在清热解毒;以下肢部位为主的,重在清热利湿消肿;年老阴虚患者,或烧烫伤面积较大,渗出液较多而伤阴耗液者,重在清热护阴。烧伤初期多表现为热邪炽盛,方选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老年或素体阴虚患者宜治以养阴清热生津,方选萆薢渗湿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该病例以银花、野菊、黄芩、丹皮、半枝莲等清热解毒,生地、黄精、天花粉、石斛等养阴生津内服,并以验方清凉乳化油外搽,清热消肿护肤,10日见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