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抖、小儿、惊恐、虚、目不
【医家】岳美中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颤抖、小儿、惊恐、虚、目不能远视、舌红无苔、头晕眼花、久治不愈、大便溏、腿痿软、多梦、骨酸、脚软、梦多、不解、肾虚、远视、溏泄、头晕、行迟、阴虚、忧虑、伤阴、痿、
【内容】
魏某,男,12岁。
初诊:1973年11月18日。主诉及病史(其父代诉):1970年9岁时,曾受一次较强的惊恐刺激,在较长时期内忧虑恐惧,大便日溏泄2~3次;手颤动不休,平举更甚;腿痿软,甚至走路跌倒;目远视模糊;头晕,后脑尤严重。中医按风治,西医给镇静剂,3年来未效,故来就诊。
诊查:切其脉两尺虚,左关现弦细,舌红无苔。
辨证:综合征脉,是属阴虚,其本在肾。
治法:因恐损伤阴精而累及肝,故应取六味地黄丸为主以滋养肝肾,从培本入手。
处方:熟地黄12g山茱萸6g怀山药6g建泽泻4.5g粉丹皮4.5g云茯苓4.5g枸杞子6g甘菊花3g五味子4.5g麦门冬4.5g补骨脂3g胡桃肉3g
二诊:12月23日。服药30余剂,左关弦象已无,颤抖日见稳定,腿亦不软,大便日行一次。唯目不能远视,多梦。原方加龙骨再服,以敛目之神而止夜梦多。
三诊:1974年3月14日。颤抖已基本痊愈,余证亦已消失。唯躁急之时仍稍见颤抖。守前方加巴戟肉、鹿角以壮肾善其后。
按语:此例患儿颤抖3年,前医或以熄风镇肝为法,或唯取镇静,久治不愈。经详审病情,惊恐乃患儿之病源,诚如《内经》所说的:“恐伤肾”,“恐则气下”,“恐则精却”,“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肝虚则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故治从滋养肝肾为主,以培本入手,方以六味地黄丸合麦味、杞菊,再加入青娥丸之半而成。六味地黄丸是宋代钱仲阳治小儿脚软行迟等证属于肾虚之方。因小儿稚阳纯气,不宜补阳,故减去桂附不用。以此方为基础合麦味以敛肺纳肾,合杞菊以治头晕眼花,再反佐轻量之温品补骨脂、胡桃,推动阴药之力,兼防大便溏泄。如此面面俱到,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矛盾,故取得满意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