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瘙痒、阴痒、湿、淋、白
【医家】王文济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外阴瘙痒、阴痒、湿、淋、白带、郁、肝火湿热、肝经郁热、神疲乏力、湿热带下、食欲不振、舌苔白腻、湿热下注、脉濡、带下、发热、阴蚀、阴疮、疙瘩、消毒、糜烂、脾虚、湿热、湿疹、口干、积、痛、燥、
【内容】
陈某,女,35岁。
初诊:1980年5月24日诊。
主诉及病史:带下淋漓,色黄有腥气,缠绵三个月;神疲乏力,食欲不振。
诊查:脉濡,舌苔白腻,外阴瘙痒殊剧。妇产科检查:外阴及肛门周围有湿疹,子宫颈轻度糜烂。白带常规检查:脓细胞+++。
辨证:病系脾虚生湿、肝经郁热、湿热下注,形成湿热带下与外阴瘙痒之证。
治法:清热解毒、化湿止痒。采用内服与外治相结合的方法以求速效。
处方1:内服五味消毒饮加味净银花15g野菊花9g紫地丁15g蒲公英15g紫背天葵9g红藤30g桂白皮15g马齿苋15g土茯苓15g凤尾草30g川萆薢9g生甘草4.5g
处方2:蛇床子汤蛇床子21g苦参21g明矾21g煎宽汤先熏后洗外阴,每剂洗涤两次。经内外结合治疗后,7天白带明显减少,外阴瘙痒基本控制,治疗14天完全痊愈。
按语:外阴瘙痒证,中医学称为“阴螽”、“阴蚀”、“阴痒”,妇女阴疮之一。《中国医学大辞典》载:此证七情邪火郁结而成,于前阴外生疙瘩,阴中生虫,奇痒难忍,久则阴中腐烂,蚀入内脏,攻刺疼痛,臭水淋漓,口干发热,形削不食等症。又载“阴痒”,y户中奇痒也。此证多因积思不遂,湿热生虫。《张聿青医案》载:“淋带不止,小便作痒,肝火湿热内郁也”。《潜斋女科辑要》载:一妇阴中极痒难忍,因妇女怕羞,医者莫知病,治皆不效。到苏州找叶天士诊治,微露其意,用蛇床子汤洗之而愈。综上所述,外阴瘙痒证符合中医学“阴螽”、“阴痒”证候。该证虽属小恙,切勿等闲视之,除结合病因治疗外,采用民间验方加以改进,原方蛇床子汤为蛇床子、苦参、枯矶或绿矶,改明矶,取其燥湿止痒,施之临床,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