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热、痛、痰、舌红苔薄、阴

【医家】陈亦人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低热、痛、痰、舌红苔薄、阴血不足、脉细弦、苔薄黄、欲饮、下午、胁痛、脉沉、口干、咳嗽、肝郁、肺热、发热、食少、吐、
【内容】
刘某,女,54岁。
初诊:1986年8月30日。
主诉及病史:下午低热匝月。
诊查:月来每至午后发热,体温38℃左右;右胁疼痛,有时痛甚;咳吐黄黏稠痰,乏味食少;舌红苔薄,脉沉,二便尚调。
辨证:肺肝蕴热,气机不畅。
治法:宣肺疏肝。
处方:青蒿10g柴胡6g黄芩10g葛根12g花粉10g桑叶10g杏仁10g炙杷叶10g(包)象贝10g赤芍10g六一散10g(包)5剂
二诊:9月8日。药后热已除,胁痛亦轻,惟口干欲饮,咳嗽,痰黏不爽。苔薄黄微腻,脉细弦。原意化裁续进。原方柴胡增至10g,去六一散加蒲公英15g, 5剂。9月20日欣告,匝月之疾已愈。
按语:低热之治,古法多从阴血不足论治,然考之临床,低热之因又并非只此一端。本例低热午后则作,所见全是一派邪实内阻之候,辫证为肺肝郁热,气机不畅,故治疗径从疏肝宣肺着手。此举虽有“离经”之嫌,然由于药证相符,故能取效快捷。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