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汗、寒疟、温疟、疟、不省

【医家】王经邦
【出处】全国名医验案类编
【关键词】无汗、寒疟、温疟、疟、不省人事、渴喜冷饮、日晡潮热、饮食不进、往来寒热、脉弦缓、大便溏、口不渴、实热、苔灰、便溏、目闭、湿温、舌白、疟疾、神清、寒热、恶风、尸厥、阴厥、脉缓、虚、
【内容】
陈逢年,年五十岁,商人,住天台城内东门。
病名:温疟。
原因:前医误作湿温症治。
症候:日晡潮热无汗,渴喜冷饮,饮食不进,身尚恶风。
诊断:脉象弦数,此因风发之伏气温疟也。
疗法:宜柴、葛以解表热,知、芩以退里热,半夏以和阴阳,参、甘以扶元气,加葱白、竹叶,引里热以达表,仿柴葛解肌汤之意。
处方:川柴胡一钱 生葛根一钱 肥知母三钱 淡黄芩钱半生甘草八分 法半夏二钱 海南参二钱 鲜竹叶三十片 鲜葱白三个
效果:服一剂,骤然战栗,遍体大汗,不省人事,病家惊惶。余曰:此伏邪外达之象也,俗称发溅,正虚邪胜,不能相敌之故。即时神清能言,原方去柴、葛、葱白,加生石膏、水芦根,专清伏热,连服二剂而痊。
廉按:陶氏柴葛解肌汤加减,虽为伏温化疟之初方,然必因风发者,始堪暂用以发表。其柴胡一味,必须川产,乃有轻清疏达之妙用,否则易青蒿脑可也。
奚小除,年二十岁,业商,住天台东乡灵溪庄。
病名:寒疟。
原因:秋间先便溏,后发寒热,前医误作实热,妄用五泻心汤数剂,顿致邪闭不出。
症候:目闭不语,状若尸厥,四肢发冷,约有四日。
诊断:脉缓大,舌苔灰白,此内真寒而外假热,其先大便溏泄者,内有寒也,继即往来寒热者,表未解也。
疗法:非温中散寒不可,宜再造散减芍药。
处方:西党参一钱 生黄芪一钱 老川芎钱半 北细辛七分清防风钱半 川羌活钱半 嫩桂枝一钱 淡附子二钱 炮干姜三钱炙甘草八分
效果:先服炮姜三钱,头额微汗,次用前方一剂,服后三时,大汗能言,再服一剂,分出疟疾而愈。
廉按:疟因于风寒者多,初起无汗,当用发散,如羌、苏、防、葛之类。若在深秋初冬,寒重无汗,口不渴,脉弦缓者,当用桂麻各半汤。此案因寒凉误遏,顿变阴厥,故用陶氏再造散,温中散寒,回阳醒厥,是为救误之重剂,非寒疟之正治法也。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