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频数、苔薄白、脉细弦、
【医家】李学铭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小便频数、苔薄白、脉细弦、尿路感染、肾虚、气化不及、腹不适、郁热、压痛、老年、劳淋、痛、淋、
【内容】
闽某,女,36岁,农民,住嘉兴市洪合乡某村。
主诉及病史:小便频数半年余,白天解溲十余次,每夜小便5~6次,小腹经常窘迫,似有尿意,而溲时并无不适,量亦不多,色清黄不一,以致白天不敢远行,夜间难以安寐,为之精神委顿,神情不安。在当地经常诊治,历经小便常规检查,并作B超2次,膀胱镜检查1次,均无异常发现,经一再服用抗生素与中药等,证情未见改善而来诊。
诊查:诊得双肾区无叩痛,小腹部无压痛,苔薄白,脉细弦,尿常规正常。
辨证:肾虚郁热,膀胱气化失司。
治法:滋阴清热,温阳补肾,通利膀胱。
处方:肉桂3g(后下)吴萸3g炒黄柏10g知母10g炒白术12g茯苓12g猪苓10g泽泻12g杏仁10g苍耳子20g胡芦巴10g 7剂
二诊:药后证情减轻,小腹不适好转,白天解尿3~4次,而夜间小便仍4次左右,苔薄白,脉细弦,再次尿常规检查仍正常。乃予原方法去吴萸、胡芦巴,加入炒杜仲12g、潼蒺藜12g,14剂。
三诊:白天尿次接近正常,夜间解溲2次,小腹窘迫感已除而偶有欲尿的感觉,精神已有好转,夜间已能安眠,苔薄白,脉细弦。
处方:肉桂3g(后下)炙知母10g炒黄柏10g茯苓12g白术10g猪苓12g泽泻12g生地12g炙甘草10g炒杜仲12g五味子5g 14剂此后以上方出入调治二月余,小便频数症状消失。
按语:此证多见于以往有尿路感染史的中老年妇女,应用抗菌消炎药无效,给服镇静或舒缓膀胱括约肌的药物症状略有减轻,但停药即发。中医若按劳淋论治,应用补肾固涩剂亦难获效。《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是证小便频数,膀胱失其正常的藏津液之职,实乃其气化失调所致。复按中医肾与膀胱为表里与肝脉绕阴的理论,推测其病机当为肾虚而气化不及州都,肝强而阻碍膀胱所致。治疗时借用治疗癃证的滋肾通关丸合五苓散为主方,通因通用,以肉桂温肾,吴萸暖肝,知母、黄柏清肝肾伏热,合五苓加杏仁、苍耳子宣通膀胱气化。二诊时小腹窘迫症状已缓,故去吴萸而加杜仲、潼蒺藜补肾。三诊时唯夜尿稍多,又加入五味子固涩。此诊不是西医之慢性尿路感染,也不属于中医的淋证范畴,故治疗时应始终以通因通用之滋肾通关合五苓为主,酌情佐入温肾、暖肝、固涩为辅,如若本末颠倒则必然乏效,这是笔者之临床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