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阳明热结、热结、神昏谵

【医家】
【出处】中医内科急症医案辑要
【关键词】虚、阳明热结、热结、神昏谵语、谵语、温病、脉模糊不清、肠胃实热、大便秘结、热病神昏、阳明腑实、目直视、温热病、胀痛、苔黄、便秘、气促、拒按、耳聋、血痰、喘急、神昏、狂、
【内容】
阳明腑实
陈某,40岁。患温热病,曾治疗无效。细诊其脉模糊不清,神识朦胧,耳聋而目直视,气喘急促,大便秘结。此病初起失于透邪达热,迁延日久,致成里结。前医不察,反误认为邪入心包,而屡用安宫、至宝等药,既不能荡涤肠胃实热,反引致阳明热结实证,所以狂妄谵语,日甚一日。宜投以大承气汤急下阳明热结。服后,下黑粪甚多,一切症状减轻,神识渐清,继与人参白虎汤以善其后。
由此可知温病神昏谵语,当细辨其致病原因,不可一见神识不清,就轻易投以安宫、至宝等药。
(《福建中医医案医话选编》第一辑)
按:热病神昏谵语,邪入心包与阳明热结,固为重要因素,然非只此二端,约言之,虚实两途耳。虚则包括阴阳气血之虚,心失所养,神无所倚,神昏愦愦。实则包括六淫、七情及气血痰食等,不论邪在心包,或邪在其他脏腑,凡能影响气机之升降出入,使神明不运者,皆可致昏谵。统观全篇,自可晓然,不可以偏盖全。
不论邪在心包,或在其他脏腑,凡见昏谵,必是神明之变,不干於心则不昏谵。然病位有所不同,故治疗侧重亦有不同。如热结阳明而浊热扰于心神者,逐其热结,其神自清,不可概施开窍之品。所以治疗昏谵,一要辨其病因,二要辨其病位,三要辨其虚实,四要辨其兼杂之邪。四者皆明,则全局在胸,方不致临症无措。
神昏谵语何时可通下?指征有三:一是脉转沉实,标明里之热结已成,阻碍气机,邪已无外达之势;二是苔黄或黑,坚敛苍老,“或黄甚,或如沉香色,或如灰黄色,或老黄色,或中有断纹,皆当下之,如小承气汤”;三是腹坚满胀痛拒按,大便或闭,或纯利稀水,或粘秽臭恶,色褐如酱而不爽。据此则可下,否则尚不可贸然攻之,尤不可以便秘为攻下之唯一指征。温病虽有下不嫌早之说,亦不可猛浪从事。即使有可下之征,亦当考究以何法下之,不可概用承气汤峻攻。用药如用兵,当知人善任,恰如其分,方为万全。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