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痛、下肢疼痛、下肢肿

【医家】梁贻俊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出血、痛、下肢疼痛、下肢肿、脉痹、脉络瘀阻、麻木、身体不适、寒凝经脉、舌质暗红、外感发热、血虚寒凝、脉弦滑、苔薄黄、腿痛、肿胀、齿衄、伤阴、伤寒、内热、血虚、阴虚、瘀血、发热、肿痛、
【内容】
于某,男,71岁,山西干部。
初诊:1986年3月28日。
主诉及病史:反复出现负重部位肿胀伴皮下出血斑3个月。患者1989年8月因外感发热20余日,西药治疗热退,自此身体不适,11月牙龈出血1次,量多,未引起注意。1986年元旦开罐头后手掌、手指出现大片出血斑,元月20日左侧上下肢疼痛,热敷后肿痛加剧,并可见皮下大片出血斑,此后常于负重部位出现血肿,经某医院确诊为“Ⅷ因子抗体产生”。3月来京住本院,经检查确诊同上,用泼尼松、免疫抑制剂,并请余会诊,用汤药益肾阴、养血、凉血止血治疗,共治疗3个月,患者好转出院返回原籍。9月4日复出现左下肢肿痛,痛剧不能入睡,并出现小腿及足部有出血点,用清热解毒凉血汤药治疗无效,于10月3日复来我院。
诊查:现症:左下肢肿痛剧烈,不能活动,夜间因痛而不能入睡抱腿痛哭。双小腿及足部散在出血点,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滑细。
诊断:脉痹。
辨证:血虚寒凝,脉络瘀阻。
治法:养血活血,温通血脉。
处方:炒当归30g桂枝8g白芍30g甘草10g细辛2g木通6g大枣6枚连翘20g丹参20g赤小豆50g紫草10g川芎5g
复诊:患者服3剂药后,左下肢疼痛已开始缓解,双小腿及足部出血点渐吸收,并未见新起,夜间可间断入睡。10月14日,因左足背麻木,方中加入木瓜10g,自10月15日起,左下肢疼痛已消失,出血点全部吸收,麻木感好转。查全血凝固时间8分,正常对照时间8分,KPT79秒,正常对照46秒。凝血酶原时间11.4秒,正常对照13.4秒,Ⅷ抗体l.5U。继服上方至10月21日,一切正常。身无不适,于10月24日出院。出院后追踪观察10年,患者体健未再发本病。
按语:Ⅷ因子抗体产生可因多种病因所致,其主要表现为皮肤与粘膜的出血倾向,严重者可有消化道与泌尿道出血、深部肌肉血肿与关节出血等。西医治以输全血、血浆、冷冻新鲜血浆、浓缩因子Ⅷ等替代治疗,其用量超过治疗血友病患者所需剂量。单纯激素疗效往往不满意,与环磷酰胺等同用,有一定作用。中医学根据其临床表现之不同特点,分别归属于“血证”、“脉痹”等范围。该患者3月发病,初诊时中医审因辨证,认为其高龄发热后,久而伤阴,阴虚生内热,伤及阴络而致齿衄。故采用益肾养血、凉血止血之法治疗,而使病情得以缓解。第二次发病以左下肢肿痛剧烈为突出表现,痛则不通,脉络受阻,小腿及足部出血点为瘀血阻于血络所致,诊为脉痹。在当地施以清热解毒凉血药物无效,考虑其为高年血虚寒凝经脉,脉络瘀阻,不通则痛,故选用《伤寒论》当归四逆汤加味,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方中重用当归养血活血,配以桂枝、细辛、木通、木瓜温通经脉,同时用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加用丹参、川芎加强活血之力,连翘、赤小豆以解毒为辨病而用,紫草凉血活血以防温热药辛热复致出血。单纯中药治疗2周,使剧痛缓解、出血吸收,有关检查均接近正常,巩固治疗10天出院。追踪观察10年体健未复发。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