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恶心呕吐、腹痛胀满、
【医家】王灵台
【出处】橘井流芳——上海曙光医院经典医案赏析
【关键词】湿热、恶心呕吐、腹痛胀满、郁、急性肝炎、腹胀、腹痛、发热、纳差、痛、黄疸型肝炎、腹胀满、脉滑数、小便黄、小便利、大便溏、多卧、身热、嗜睡、口干不欲饮、舌红苔薄黄、肝脾不和、肝胆郁热、湿热中阻、饮食积滞、湿热内蕴、食欲差、不能食、肝热、黄带、乏力、身黄、郁热、易怒、压痛、胁痛、尿黄、神清、黄汗、伤寒、欲饮、呕吐、不解、内伤、口苦、痰、瘀、湿、
【内容】
彭某,男,36岁。2007年3月25日因“腹痛胀满伴恶心呕吐2日”就诊。
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胀,纳差,恶心呕吐,时作腹痛,伴有发热,大便溏,小便黄。于当地医院就诊,检查肝功能示:谷丙转氨酶362U/L,余正常。诊断为急性无黄疸型肝炎。给予护肝、营养支持(具体不详)等对症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及至四五日后,患者仍感腹胀不能食,伴有恶心呕吐,发热,腹痛腹胀常随情志变化加重,遂至本院就诊。
刻诊:腹痛胀满,纳差,恶心呕吐,发热,口苦,口干不欲饮,肝区不适,乏力,嗜睡,精神欠佳,易怒,大便日行1~2次质稀,尿黄。
体检:神清,全身及巩膜无黄染,腹部膨隆,腹柔软,轻度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无明显包块,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无颈静脉怒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舌红苔薄黄,脉滑数。2007年3月24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327 U/L,余正常。
【诊断】中医:胁痛(肝脾不和,湿热郁滞);西医: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治则与处方】疏肝理脾、清利湿热。处方为茵陈解毒饮加减:
茵陈15g,猪苓12g,茯苓12g,泽泻10g,苍术6g,陈皮6g,川楝子10g,黄芩10g,枳实10g,车前子30g,制大黄10g,生甘草6g。7剂。
〈二诊〉腹胀满痛好转,无恶心呕吐,大便成形,但仍有疲倦,食欲差。肝胆已利,中运不和。
前方去大黄,加黄芪15g、砂仁(后下)5g、炒麦芽10g、神曲10g以健中运。14剂。
〈三诊〉食欲已好,纳食增多,小便色已淡,大便正常。4月15日肝功能:总胆红素、转氨酶正常。
前方去茵陈、川楝子、车前子、苍术,枳实改为6g,加白术、白芍各10g、郁金10g以调和肝脾。14剂。
【治疗效果】患者失腹胀满痛,恶心呕吐已消,临床痊愈。
【按语】《素问?刺热》谓:“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这就是急性肝炎的早期诊断。湿热之邪外侵,饮食积滞内伤,肝胆郁滞,湿热内郁,胆汁不由肠道疏泄,回流入血而小便先黄。胆汁不能疏泄于肠道,则消化功能受阻,而出现腹痛胀满,不欲饮食,胆汁回流入肝入心,迷走神经兴奋而出现多卧、嗜睡,肠道不消化,食物停滞,郁热不解,肝胆郁热不得排出,故出现身热。甚者,湿热熏蒸,巩膜首先黄染,络瘀湿热,则全身黄染,热越而生呕吐。对于急性肝炎的治疗,《伤寒论》谓:“小便利者,不能发黄。”人身发黄之理,皆因湿热,如黄痰、黄汗、黄带、黄涕等。小便利,湿可排,热可清,湿热不能胶结,则“黄”不能形成。中医又有“湿热生虫”之谓,有水分滋养,有温度的生发长养,则生虫。细菌、病毒、微生物即“虫”之义。所以湿热可以结成“毒”而为害,清利湿热,使“毒”无生化环境,自可灭也。本例患者腹痛胀满,纳差是中运不宣;小便黄、大便溏是湿热中阻,肝胆疏泄不利;脉滑数是湿热内蕴。所以,自拟茵陈解毒饮疏肝理脾、清利湿热治愈急性肝炎。
(王灵台医案,丁熙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