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脉细、瘀、湿、气血两虚

【医家】奚九一
【出处】上海名老中医医案精选
【关键词】虚、脉细、瘀、湿、气血两虚、舌苔薄白、糖尿病、郁、舌苔薄白腻、动脉硬化、红肿疼痛、脉络瘀阻、气阴不足、病后体虚、湿郁化热、痰湿阻络、足肿胀、舌苔白、脱疽、消渴、阳虚、发绀、动血、肿胀、湿热、痰、痛、
【内容】
陈某,女,65岁。初诊2008年1月31日。


主诉:右足足趾坏死1月半。
患者有糖尿病史,血糖控制不理想。2月前,右足红肿疼痛,住外院经抗感染治疗,足红肿退,足趾出现发绀,逐步发黑。查体:右足第4、第5趾发黑,分界趋势,足无肿胀,皮温可,右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足抬高苍白试验(-)。舌苔薄白腻,脉细。
中医诊断:脱疽。

西医诊断:糖尿病足,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
辨证:阳虚痰湿阻络。
治法及方药:扶阳益气软坚。

淡附片15g 炙麻黄10g 细辛3g 炙黄芪30g 炒白术20g 肉桂6g 仙鹤草20g 灵磁石30g 茯苓30g 干姜10g 炙甘草6g 海藻30g 21剂
二诊(2008年2月28日)右足无疼痛,查体:右足第4、第5趾坏死,分界沟形成,肉芽隐现,渗出多,趾丫白糜,足略肿,舌苔白,脉细。辨为痰湿郁久化热。治拟扶阳益气清热。


淡附片20g 炙麻黄10g 细辛5g 炙黄芪30g 炒白术20g 茯苓20g 仙鹤草20g 干姜10g 茵陈20g 蚤休20g 苦参30g 炙甘草10g 14剂


局部清创,修除坏死的第4、第5趾;703粉,局部外敷。
三诊(2008年3月13日)右足肿胀已消。查体:右第4、第5趾缺失,创面肉芽形成,色淡红,趾丫白糜已敛。舌苔薄白,脉细。辨为气血两虚。治拟扶阳益气和血。

淡附片30g 炙麻黄10g 细辛3g 炙黄芪50g 炒党参30g 炒白术20g 仙鹤草20g 干姜15g 阿胶9g 葛根30g 炙甘草15g 21剂


另红参2g,每日1次,冲服;甲硝唑液,局部外用。

四诊(2008年4月3日)右足创面缩小。查体:右足创面缩小,肉芽色红,上皮生长,足皮温可。舌苔薄白,脉细。辨为气血两虚。治拟扶阳益气和血。
淡附片30g 炙麻黄10g 细辛3g 炙黄芪50g 炒党参30g 炒白术20g 仙鹤草20g 干姜15g 阿胶9g 蒲黄10g 全当归10g 炙甘草15g 21剂

红参2g,每日1次,冲服;贝复济1支,局部外用。


五诊(2008年4月24日)右足创面干痂形成。查体:右足创面干痂形成,痂皮周缘有少量渗出。足皮温可,舌苔薄白,脉细。辨为气血两虚。治拟扶阳益气和血。
淡附片30g 炙麻黄10g 细辛3g 炙黄芪50g 炒党参30g 炒白术20g 仙鹤草20g 干姜15g 阿胶9g 蒲黄10g 全当归10g 炙甘草15g 21剂
红参2g,每日1次,冲服。贝复济1支,局部外用。庆大霉素24万U加甲硝唑液100ml,局部外洗。

【按语】奚氏认为:本病是由“因虚→感邪→致瘀”所致。急性期,患者消渴气阴不足,日久损阳,卫外不固,易感邪致病。或受湿邪外袭,郁于局部,阻滞经络,致气血运行不畅,湿郁化热,血败肉腐;缓解期,湿热之邪十去七八,但正气亏耗,正虚难以鼓邪外出,正虚难以推动血运恢复正常;恢复期,邪热已退,病后体虚,阴阳失衡,脉络瘀阻。据此可见三期均有“虚”和“瘀”的表现。“瘀”是在“虚”和“湿”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因而“虚”是关键。在奚氏“因虚受邪,因邪致瘀”观点的基础上,重视人体阳气的作用,同时并不忽视祛邪的重要性。在治疗中扶阳和祛湿贯穿始终,但总以扶正不恋邪,化瘀不助邪为准则。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