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肿块、瘿瘤、郁、甲状腺

【医家】黄荣活
【出处】中国当代针灸名家医案
【关键词】痰、肿块、瘿瘤、郁、甲状腺肿大、痛、甲状腺肿、血瘀、结节、瘀、急躁易怒、性情急躁、痰气郁结、肝气郁结、情志不舒、苔薄黄、舌质红、气滞、脉弦、伤肝、胸痛、聚、瘿、
【内容】
瘿瘤(单纯性甲状腺肿大)
阎××,女,40岁。1987年3月4日初诊。
主诉咽喉部有一椭圆形肿块,如拇指大,已半年余。
病史患者于半年前偶然发现咽喉部有一椭圆形肿块,逐渐增大如拇指大。自发病以来,自觉胸痛,项背部牵痛,转动尤甚。性情急躁易怒,饮食尚可,二便正常。
检查颈部活动自如,无颈静脉怒张,颈部可触及拇指大小一肿物,按之不痛,表面平滑,活动度良好。双目有神,发育良好,步态正常。舌质红,苔薄黄,脉弦。
诊断瘿瘤(单纯性甲状腺肿大),痰气郁结型。
治疗解郁化痰,散结消瘿。
取穴:丰隆、合谷。
操作;上述穴位,均用平补平泻手法,间日针刺1次。针刺10次后,颈部略感舒适,肿块较前稍软。按上穴继针10次后,颈部肿块渐平软,胸部疼痛已愈。以后又加刺肝脾、血海,连续针刺20余次,颈部肿块完全消失,其他兼证随之痊愈。
按语瘿瘤属于现代医学的单纯性甲状腺肿大。现代医学认为是因缺碘、致甲状腺肿物质或酶缺陷等原因所致的代偿性甲状腺肿,一般不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该病的发生,女性多于男性。
该病的发生,主要原因是由于地理、环境因素及情志不舒等。该患者平素性情急躁,日久则伤肝,致使肝气郁结,郁结则气机不通,不能输布津液,津停日久,凝聚成痰,痰气交结,结于颈部,而成瘿瘤。而且气为血帅,气滞日久则血瘀,血瘀于颈,致使颈部肿硬或结节。故痰、气、瘀三者结于须前,是该病的主要病理机制。治宜理气化痰,活血祛瘀为主。合谷为手阳明之原穴,其经脉循经过颈,故可行气活血,以消颈部之结节。丰隆为足阳明之络穴,其经脉循行亦过颈部,而丰隆又为“化痰之要穴”,用之可化痰解郁而散结。加刺天应穴,能通调其所属经脉之气,使气血运行通畅,共奏化痰解郁散结之功效。
根据现代实验研究,针刺能促使甲状腺对碘吸收和提高利用,这是针刺治疗该病取得良好效果的机理所在。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