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吐、痛、腹痛、郁、脉
【医家】李伯鸿
【出处】全国名医验案类编
【关键词】霍乱、吐、痛、腹痛、郁、脉微、欲吐、目昏、大热、吐痰、大汗淋漓、急性肠炎、精神错乱、脉微欲绝、奄奄一息、面色红、脉沉伏、寒湿、唇焦、喘促、抽筋、寒积、口渴、暴泻、面黄、热症、舌有、嗜食、痰水、吐泻、吐止、胃热、虚寒、面红、湿、
【内容】
李明德,年五十二岁。
病名:时疫霍乱。(吐而不泻、大寒似热症)
原因:以贫不能购温补食物,且年老所啖皆残羹冷饭,湿寒积而不化,欲吐则胃力不足,不能吐出食物,欲泻则肺胃力不能下达大肠,故只吐痰水而无物。
症候:大汗如洗,全身冰冷,吐止痰水,药入即吐,病日余而大剧。
诊断:夜深恳余往诊,到时病者遗嘱后事,已奄奄一息不能言矣。两手脉微欲绝,以听脉筒听其心脏尚活,而舌有苔垢,此凝寒似热。索阅日中所服方,果误为胃热一派凉泻品。药入虽未几吐出,然胃气更因此大伤,肺之喘促愈甚,所以大剧。此凝寒霍乱,治之须慎也。
疗法:热水温罨、运用人工呼吸二法,额鼻喉耳旁腹均抹以香窜行气药油,约十分钟,汗止息续,能言语,以浓姜汁和熊胆液灌之,少瘥,继以理中汤加减治之。
处方:生于术三钱 党参六钱 干姜五钱 炙甘草二钱姜半夏二钱 贡川朴二钱 雄猪胆汁、童便各半,拌药炒干,用水碗半,煎至半碗,温服。
效果:凝寒以胆便,同气相投,理中开化其闭结,故药入不拒,二日即霍然愈,干事如常。
廉按:案中所叙欲吐则胃力不足不能吐出食物,欲泻则肺胃力不能下达大肠,故只吐痰水而无物,观此则干霍乱之属寒湿一种。方用理中加猪胆汁童便炒透,逆治之中参以从治,法从通脉四逆加人溺猪胆汁汤脱化而来。研究古医学术者夫人而知之,妙在先用人工呼吸法唤醒神气,故能速效。处当今中西学术竞争之时代,为中医者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而外,不可不进取新医学术也。
李秉乾,年五十余岁。
病名:时疫霍乱。
原因:病者体硕大雄伟,生平无病,行年五十余,只在沪一病,连此二次而已。惟素具怪脉,遭病必重,在沪为其挚友治愈。此次在酒楼赴宴回,忽患霍乱,嘱家人急请伯鸿。余到诊时,病者已失知觉。
症候:吐泻腹痛抽筋,大汗淋漓,面黄土色,失知觉,不能言语。
诊断:病者素具怪脉,一至即止,代复如散沙,无病时亦如此。脉已难据,体温又因霍乱而难探,只按其外候,断为霍乱而已。
疗法:下以热水温罨,上以还魂水醒脑,约十分钟,面色红活,手足能动,略知人事。即以止痛药止其痛,病者安卧睡去。随以后方服方,遂霍然愈。
处方:广郁金钱半,生打 杜藿香三钱 制苍术二钱 羌活二钱木瓜三钱 六神曲三钱 台乌药二钱 生白芍三钱 贡朴二钱益元散三钱,包煎
效果:翌日全愈。
花月娥,年十八岁。
病名,时疫霍乱。(腹痛泻而不吐大热似寒症)
原因:平日嗜食油炸脍,每日必啖数枚,以致伏火内发,陡变霍乱。
症候:腹痛暴泻,精神错乱,面白目昏,泻时有声,四肢筋抽痠痛,视物不见。
诊断:两手脉沉伏而微,惟久之则有一跃弹指,按脉微乃腹痛所致,泻时肛门有声响,试以手按其腹,病者觉痛,脉微中有一跃弹指,而面白目昏,虽似虚寒,经云:大热似寒,其为火郁无疑。前医施以附桂理中,所以不能治标也。然此伏火霍乱,未易辨矣。
疗法:经云:“火郁则发之。”遵是义先施以加味火郁汤,后以加减竹叶石膏汤、加减平胃汤。
处方:柴胡二钱 防风二钱 葛根三钱 升麻七分 羌活二钱白芍四钱 炙草二钱 生甘草二钱 葱白四株 苍术三钱
次方:竹叶三钱 生石膏四钱,研细 六一散二钱,包煎 薄荷二钱 生白芍三钱 花粉三钱 赤茯苓一两 原麦冬二钱
三方:苍术二钱 陈皮钱半 贡朴二钱 甘草一钱 木瓜二钱乌梅二枚 山查二钱 麦芽二钱
效果:翌日火发,口渴痛减,面红唇焦。服竹叶石膏后,渴泻均止,惟胃未开不思食。最后服加味平胃汤,食进而病痊。
廉按:此即西医所谓急性肠炎症也,似霍乱而实非霍乱,治法先发后清,秩序井然,非得力于东垣仲景者不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