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胸痹、心脉痹阻、脾肾阳

【医家】常青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痛、胸痹、心脉痹阻、脾肾阳虚、心悸气短、倦怠乏力、肢冷、冷汗、胸闷、眩晕、便溏、瘀、命门火衰、形寒肢冷、神疲气短、脾阳不振、瘀血阻络、有瘀点、舌淡暗、倦怠、脉沉、纳呆、舌边、畏寒、心悸、心痛、苔薄、
【内容】
邱某,男,69岁,已婚。
初诊:1999年2月2日。
主诉及病史:心胸绞痛频作,痛彻背脊,胸闷憋气,心悸,形寒肢冷,倦怠乏力,眩晕频作,冷汗时出,纳呆,寐劣,便溏,溲清。
诊查:面苍,肢冷,神疲气短,舌淡暗,舌边有瘀点,苔薄,脉沉而结。
辨证:脾肾阳虚,瘀血阻络,心脉痹阻。
治法:温肾运脾,活血化瘀。
处方:熟附片15g鹿角片10g炒白术15g茯苓30g生黄芪60g苦参30g薤白头10g炙甘草10g麝香(冲服)0.3g紫丹参30g红花10g当归尾10g 14剂
二诊:2月16日。药后心痛未发,心悸气短减轻,畏寒,倦怠好转,纳增。药证的对,宜前法化裁善后。
处方:熟附片20g炒白术15g生黄芪60g苦参30g茯苓30g紫丹参30g红花10g鸡血藤30g薤白头10g炙甘草10g一周6剂,连服4周。4周后,除胃纳欠馨外,余症皆除,胸痹告愈。
按语:本例胸痹,缘于脾阳不振,命门火衰,“阳微阴弦”此之谓也。胸阳不振,则胸闷憋气,心悸气短,眩晕,寐劣;心脉痹阻,气血不畅,不通则痛,故心胸绞痛,痛引脊背。他如面苍、肢冷、倦怠乏力、冷汗时出、便溏、溲清,均为脾肾阳虚之故。初诊方中,运用白术、茯苓、黄芪健脾;熟附、鹿角片温肾;麝香、丹参、红花、当归尾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二诊临证化裁,均注重补而寓通,通而寓补,通补兼施,扶正而不碍邪,祛邪而不伤正。临证处裁得当,胸痹得愈。
内容推荐